全国友协前秘书长 卞庆祖
(内容提要)2014年中美关系先下滑后趋稳,经历了又一个起伏。由于霸权心态作祟、国内政治斗争以及曲解中国维权行动等原因,美国表现对华强硬,“敲打”中国,致使两国关系紧张。但是形势比人强。为应对中东乱局和乌克兰危机等问题的困扰,美国需要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更多的合作。美国政府高官下半年陆续访华,力图缓和气氛,改善两国关系。中美双方都有意加强合作,扩大共同利益,使中美关系回到稳定发展轨道,并管控好分歧。
(关键词) 中美关系,紧张,合作,共同利益,管控
去年年底以来,美国政府高官对华态度逐渐发生变化,戒心强烈。在与中国相关的热点问题上,説硬话狠话,摆出“对着干”的架势,“敲打”中国。美国加大对华威慑力度,对亚洲盟友承诺更明确,并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致使中美关系的气氛变坏,“成往下降的螺旋状态”,出现了“偏离正常发展轨道”的风险。今年下半年后,美国对华政策“有了非常微妙的转变”。(1)7月第6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后,两国关系的气氛有所改善。9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访华,“稀释了中美关系的紧张感”。(2)美国总统奥巴马11月访华更有助于缓和紧张,加强合作,扩展共同利益和稳定发展两国关系。
(一),美国在政治和军事上推进对华遏制
1,政府高官不断批评指责中国,大力渲染中国威胁
美国在“重返亚洲”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名义下,全力开展对中国外交攻势。过去政府高官不怎么直接批评中国,往往是“对事不对国”,今年则不断地点名批评,“既对事又对国”,显得很强硬,实为多年来罕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西点军校毕业生典礼上称,“中国经济崛起和军事行动的扩大引发邻国担忧”。他8月连续两次在接受英、美媒体采访时,强调要对华保持相当强硬的态势。甚至警告説,美国准备好回应中国在南海对邻国的“侵略”。 副总统拜登诬称中国是“造成地区不稳定的因素”。美国前国防部长哈格尔等指责中国“破坏南海稳定”,对其它国家实施威胁、胁迫等,説中国在西沙群岛问题上进行挑衅。早在2月,负责亚太事务的美国助理国务卿拉塞尔就説,中国在南海地区制造了“不确定、不安全和不稳定”的局面,是地区局势紧张的根源,渲染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威胁。
2,加强亚太同盟建设,在东、南海问题上公开“拉偏架”
美国利用日本充当亚太地区遏制中国的急先锋。美日防长外长的“2+2”会议,明确《美日安保调约》第5条适用于钓鱼岛,反对任何以武力改变现状的做法,表示要共同牵制中国。奥巴马访问菲律宾时,签署了为期10年的美菲防卫合作协议,向中国发出了强烈的信号。“为了进一步围堵中国”,(3)美国8月与澳大利亚签署了为期25年的军事协议,计划将美派往澳的驻军,从现1150人增至2017年2500人。达尔文港将向美驻澳的永久性军事基地转变。美国还加大力度争取东盟国家。东盟过去是美全球战略边缘的“小角色”,而现正成为美国安全议事日程上“明星演员”。越南已成了美国“重返亚太”大棋局的一颗新棋子。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登普西今年8月访问越南,成为43年来的首次。美国还在10月宣布放宽对越南出口武器的限制。
长期来,美国政府一直在中国的领土争议问题上“采取“模糊”政策,尽力避免中国与邻国之间的冲突。随着中国崛起,美国在南海、东海问题上经历了一个“从不介入到介入,从不选边到选边站”的过程。2010年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的“河内讲话”是一个转折点。希的发难是经过了精心策划的。(4)进入2014年来,美国频频出重手,打压中国的主张。美国在这些问题上“政策的明晰化和倾向性”,是重大转变。表面看来,美国的“所作所为是支持现状”,但正如美国著名学者米尔斯海默所言,“华盛顿跟所有与中国有领土争议的国家发展关系,是在争议中站到它们一边”。年初,拉塞尔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表示,中国应澄清南中国海的九段线,指责中国对领土主权的要求缺乏国际法依据。此后,美国总统,前国防部长等都连续亮出了改变政策的“底牌”,奥巴马防日时连续三次就钓鱼岛争端表明立场,把钓鱼岛列入美日协防的范畴,公开支持日本。(5)美国毫不掩饰地“拉偏架”,是对中国的维权行为发出警告。它直接损害中国的安全利益,也严重冲击了中美关系。
3,把中国与“基地组织”等同提及,对华定位更趋消极
长期来,美对华“接触与遏制”两手政策的重心虽有时会摇摆,但大体保持稳定和平衡。随着中国国力和军力的不断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增大,美国的心态变得更复杂,美国保守势力和军方对中国的看法和战略定位更加消极。美国今年发表的《全球威胁评估报告》、《4年防务评估报告》、《中国军力报告》和《防务战略指南》等国防部文件,视中国为新的竞争对手,大力渲染中国军事威胁,主张在亚太地区牵制中国。美军参联会主席登普西5月14日在大西洋理事会上发表演讲,把美国军事战略概括为应对“2+2+2+1“的威胁,中国被列为重量级竞争者,伊朗和朝鲜是中量级威胁,基地组织是必须对付的团队。这是美国首次明确将中国与基地组织、朝鲜、伊朗等同提及,并称为是美国的安全威胁。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格林纳特在海军“当前战略论坛”上,要求与会者公开讨论如何应对中国,表明美国海军越来越把中国作为作战对手。与此同时,美军动作频频,开建在日本的第二个可探测五六千公里的X波段雷达基地,“考虑”在韩国部署先进反导系统,宣布将最先进的隐身驱逐舰和濒海战斗舰派往太平洋,强化美军基地群。美军8月在海南岛以东海域进行“低近侦察”。美国侦察机对中国频繁侦察,损害了中国的安全利益和中美战略互信关系。美军9月在关岛举行了针对中国的空海一体战的“勇敢之盾”军事演习,这次活动聚集1.8万名军人参加,规模巨大。有美国媒体认为,美军在亚太地区的“敌人”只有中国。美国虽不公开宣扬遏制政策,但实际是遏制中国。
4,美国在网络安全问题上向中国发难
近年来,美国政府一直在制造“中国网络威胁”的社会舆论,不时拿网络安全来説事。本来,美国是世界网络强国,控制全球的网络系统,并通过网络窃取其它很多国家的信息。然而,美国经常先声夺人,往往在中美高层会唔之前,在“网络安全”问题上向中国发难,威胁説网络安全甚至会成为双边关系发展的抑制因素。就在北京APEC中美元首会唔前后,美国先炒所谓“Axiom”的“中国黑客威胁”,后美国网络战司令罗杰斯又炒作“中国网络威胁”,渲染紧张。国务卿克里居然振振有词地表示,“网络窃取伤害了我们的商业以及我们国家的竞争力,它给我们知识产权带来的损害,影响了创新与投资”。今年5月,美国以“对美国公司发动网络攻击”为由,起诉中国5名军官窃密。中国强硬回击美国指责,立即中止了去年习、奥会后才建立的中美网络工作小组的对话。指责反指责已变成中美网络争端中的常规循环。网络问题给中美一直积累的“不满清单”又增多了一项。法兰西电视台评论称,中美双方在黑客问题上的相互指责声浪高涨,让人感受到两国关系的阵阵寒意。
(二),美国对华态度强硬的动因
1,霸权心态作祟,称将领导世界100年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国力趋于相对衰弱,国际影响力也随之下降。美国8月民调显示,60%的人认为美国是一个“正在衰落的国家”。然而,保持世界经济第一约150年、主导亚太地区事务近70年的美国,充当“世界警察”和维护全球老大地位的霸权心态,却始终未变。奥巴马今年在西点军校演讲时声称,美国必需一如既往在世界舞台上发挥领导作用,未来一百年美国将继续要做世界“老大”。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1993年中国的GDP占不到美国的7%,2012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占到美国的53%以上。大多数亚洲学者认为中国将成为亚洲地区的主导力量。中国的强劲发展势头令许多美国精英震动,中国实力增势之迅猛令美国社会上下不安。面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美国内心一直不情愿承认中国综合国力壮大的现实。(6)美国前国务卿艾奇逊曾如此挖苦英国:“大不列颠已经失去了帝国,却还没有找到新的角色“。今天,美国霸权地位渐失,却还没有找到新的定位。因此,对华态度敏感多变,心态失衡,焦虑不安。美国对华不信任日益加深,对中国近年来坚定维护海洋权益的言行,曲解为”咄咄逼人“。奥巴马在8月上旬的一周内,连续两次谈到对中国的看法。他在《经济学家》杂志上主张对中国“强硬”,后又在接受《纽约时报》专访中称中国“搭了(美国)30多年的便车”。这些反映了连他本人也对中国战略意图 “存有疑虑”。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海尔曼认为,奥巴马抑制中国崛起的决心不断增强。
2,奥巴马政府内政外交受挫,以对华施压威慑缓解国内压力
奥巴马政府上任来的内政外交屡屡受挫,特别是在外交上一筹莫展相当尴尬,饱受“软弱外交”“毫无建树”的批评。曾经意气风发给人期望的奥巴马,如今成了“跛脚鸭”总统。他民意支持率一度下降至33%,被评为美国“最差总统”。面对内政外交全无成绩的“宭态”和国际政治动荡的态势,中国就成为美国施展力量的便宜“亮点”。美国几乎在所有中国有关的问题上都毫不掩饰地打压中国。同时,随着年底美国中期选举的临近,奥巴马选择敲打中国既是为堵国内批评者之口,又想用对华强硬姿态在国际舞台挽回些面子
值得注意的是,在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的团队中,虽没有保守人士和反华派,但也没有资深中国问题专家,顾问班子弱。美国政府在对华政策上,表现模棱两可前后不一,在“软”和“硬”之间摇摆,“缺乏方向”。自相矛盾让奥巴马成了“看不透”的总统。(7)中美关系的“冷热交替”,不仅因为奥巴马外交经验不多,而且与他的个人因素有关。有外国学者在《金融时报》撰文指出,他对中国怀有偏见和厌恶情绪,有时可能左右美国对华政策。
3,重塑和落实“战略再平衡”
奥巴马政府执政不久,就针对中国崛起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由于美国国内对该战略的疑虑和批评日益增多,所以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实施以来的进展缓慢,步履维艰。然而,美国安全和繁荣却与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密不可分。今日亚洲拥有全世界67%的人口和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2012年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率达7.5%,而全球的仅2.2%。亚太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超过50%。美国七个盟友中有五个位于亚太地区。因此,美国不仅不会放弃亚太地区,而且决心加速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星条报》称,重树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是奥巴马政府的首要任务。他第二任期外交政策的主要战略目标仍是“亚太再平衡战略”。2014年伊始,美国蓄势待发,在亚太地区与各国密切接触和加大投入。(8)奥巴马在发表今年“国情咨文”时表示,美国继续把重点放在亚太地区,以塑造更加繁荣和安全的未来。从地缘战略结构的变化来看,中国已成为美国眼中在亚太地区最主要的对弈者。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针对中国的意图十分明显,美国现有两百艘各式军舰部署在太平洋,35万多美军部署在亚太各地。美国军政高官不断强调,“亚太再平衡战略”是奥巴马外交政策的基石。他们年中以来频现亚太。哈格尔任内已6次访问亚太,今年就有4次之多,显露出美国重返亚太的决心。美国重塑“再平衡战略”,南海问题成为落实“再平衡”的着力点。美国强硬对华,宣扬中国威胁,为重塑“再平衡战略”造势。反之,中国的发展态势可能成为影响美国亚太战略的变数之一。落实“重返亚太”又进而强化对华施压威摄。
4,安抚亚太地区盟友,挽回日衰的美国信誉
新世纪以来,美国的亚太同盟体系不时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美国缺乏领导力的表现使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亚洲国家的疑虑越来越强烈。奥巴马连续两年缺席东亚峰会和APEC会议,使其东亚盟国对“再平衡战略”和美国安全承诺的信心更加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必须要做出明确的姿态,表示美国对亚洲盟友的安全承诺继续有效。奥巴马4月访问亚洲,主要是安抚亚洲盟友,重塑美国的威望和坚定他们对美国的信任。美国政府高官今年来不断地努力表达言词的“强硬”,以及美国在东海、南海问题上秀“强硬”,表示美国将保护它们。 哈格尔在今年香格里拉安全会议上,不惜公开中美两国分歧,“对华强硬”表现得淋漓尽致,等等。都是让该地区的“小伙伴”安心,告诉他们美国会震慑中国,“你们可以依靠我们”。
(三)中美都有意改善关系,回到稳定发展轨道
1,美国仍视中国为战略对手,但“展现合作”愿望
美国舆论在年内有“华盛顿被迫重返欧洲,把矛头对准俄罗斯”的推测,政界学术界也曾有政策转向的争论,但美国政府经过评估认为,亚太地区是美国重大的战略利益所在,是首要地缘政治目标。奥巴马在今年20国集团峰会时指出,美国确实要返回亚洲,并将继续留在亚太地区。还説亚太地区仍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根本重点”。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柯比更是直言不讳道,“就算别处再乱,美国也不会放弃亚太”。因此,美国仍视中国为战略对手和防范对象,没有放松对华压力。美国应对中国之策是“进”而 不是“退”,(9)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是在逐步构建对华遏制政策的架构。(10)美国在亚太地区奉行针对中国的政策,实际上比遏制还要咄咄逼人。美国今年对华强硬,方方面面向中国施压,似乎把“重点放在遏制上”。美国扩大在亚洲的军事存在,在中国周边“打桩布局”。中美无论在外交、经济还是近年冒出的网络安全争端等方面,双方都剑指对方,发生正面冲突。因此中美关系“可怕下滑”,(11)面临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以来最艰巨的考验。一些美国专家认为,中美之间的“对抗逐渐成为一种突出的特征”。有的甚至相信,中美已进入一个长期的战略竞争阶段。
然而,形势比人强。在中东乱局特别是伊斯兰国在中东地区猖獗肆虐,以及乌克兰危机引发美俄关系恶化等问题上,美国对形势的研判明显有误。奥巴马才为此在9月24日联大发言,将“伊斯兰国”和俄罗斯都列入“当今世界三大威胁”。而在亚太地区的中国周边形势,“并不具有爆炸性”,“仍属可控”。(12)美国决策层终于认识到,对中国和俄罗斯同时用强不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要阻止中美关系的不利趋势继续发展下去。所以,美国以强大阵容参加第6轮战略与经济对话。拉塞尔在这轮对话前夕,晒中美关系成绩单,点赞中美“弹性合作”,説中国经济增长与(亚太)地区繁荣相辅相成。赖斯9月访华强调美国“优先考虑”中美关系,要“修补去年中美元首会谈后不断恶化的两国关系”,等等,都是有意让两国关系稳定下来。克里在APEC前夕发表讲话説,中美两国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经济总量占世界三分之一,贸易占世界的五分之一。称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关系,也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21世纪世界格局。还表示中美将用合作共赢取代战略对抗,造福两国乃至整个世界。特别是奥巴马11月访华更有助于缓和两国关系。他在访华时对中美关系表态积极,説“美国欢迎一个和平、繁荣、稳定的中国崛起”, 欢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希望中国取得成功”。美国支持中国改革开放,无意遏制或围堵中国。今年的“习奥会”取得了丰硕成果。中美元首沟通及达成在温室气体联手减排、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科技产品降低关税以及签证放宽等诸多方面的共识和具体行动规划。这些表明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发展中美关系的愿望,希望加强对华合作,在余下的两年任期里在外交上有所建树。在这里要指出的是,中美关系今年下半年来所以止跌回稳,更多的是美国对中国有广泛和重要的战略需求。在阿富汗重建、反控、中美俄等大国关系、中美经济关系和全球治理等方面,美国都迫切希望与中国展开务实合作。
2,美国对华“两面下注”,中国则两手对两手
几年来,中美两国关系起伏不定,总是“冷热交替”。虽説中美之间的竞争和对抗时而上升强化,但美对华政策大框架还是接触加制衡的双轨政策。奥巴马坦言,中美两国彼此竞争,但面对各种挑战时需要合作。頼斯説,我们寻求实施一种(与中国)新型大国关系。这意味着驾驭必然会有竞争,但在我们利益重合的领域也会深化合作。舆论普遍认为,美国“在寻找抗衡北京不断增长的军力和影响力的同时,在经济和其它利益重叠问题上仍在进行合作”。因此,“美国虽説了不少欢迎中国崛起的漂亮话,但又谋求对华遏制”。(13)美国“经常做出友好表示,然后以符合自身利益的方式采取不友好的做法”。(14)英国媒体説,美国人爱説“与中国接触”,但美军演练的“海空一体战”,却是准备“对华战争”。其实,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也反映了其内在的深刻矛盾。一方面美国试图以很大的力度制约防范中国,另一方面,又迫切希望中国能与美国进行深度合作,缓解美国面临的现实战略困难。例如,美国今年(与中国)一边在科技产品降低关税等经济领域达成协议,一边却在TPP(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FTAAP(中国倡导的亚太自贸区)问题上“激烈竞争”。美对华政策的两面性在军事关系上,表现也很明显。去年以来,中美军事关系保持了积极发展的势头,中美两军在继续开展高层交往和军事磋商与对话的同时,不断提升务实合作水平。中国首次参加了由美国主导的世界最大规模环太平洋军演。美国海军部长马伯斯还表示,“美方欢迎中国航母到访”。与此同时,美国却继续不断对中国进行抵近侦察。美国军机8月19日到海南岛以东海域抵近侦察,反称我例行识别查证(拦截)是“挑衅性行为”。后又向亚太地区派出了第二艘航母战斗群“卡尔﹒文森”号,进行威慑。美国还与日本、菲律宾等国加强军事同盟,经常举行联合军演。我们要看清美对华采取“两手”政策的长期性和常态化。
现今,中国对中美关系的塑造能力远非昨日可比。随着中美力量对比的此长彼消,美国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既取决于中美两国互动,也取决与中国应对的策略和方法。奥巴马前亚洲事务高级顾问巴德甚至认为,中美关系发展的“变数在中国”。既然美国对华两手政策不会改变,中国则要“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坚持两手对两手。一方面,要继续扩展共同利益来实现合作共赢。习近平主席会见赖斯时强调,中美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对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繁荣都肩负重要责任。他在“习奥会”时还指出,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美应该合作,能够合作的领域更加广阔。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以一定程度的斗争来寻求合作的可能。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或许相当一部分是要靠同美国“斗”出来。今年中美在网络安全问题上指责和反指责,唇枪舌战。中美军方领导人在多个场合,双方激辩。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会上,哈格尔明里暗里攻击中国,中国副总长王冠中被迫反击,针锋相对。对于美军机8月抵近中国海域侦察事件,中国除派军机例行识别查证,还表示会严密监控美军侦察,视情采取措施。类似的“对峙”事件今年已发生4次。我们以斗争求合作,斗而不破。中美在多边场合相互“强硬表态”,但双方都非常小心不越过“互不为敌”的底线。
3,扩大共同利益,互利共赢,并加强管控分歧
中美都视对方为最大的战略对手,但中美关系已是“大到不能倒”。 2013年中美双边贸易超过5200亿美元,相互投资存量超过1000亿。如今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中美关系实际上是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但中美关系又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关系,不宜做简单的描述。两国高度重视彼此的关系,都难以承受把对方从模糊的利益攸关角色变成敌人。两国既有海量合作又高度防范。两国既有利益分歧,也有相互深度依赖。有时竞争因素多,有时候又倾向合作。他们相互的防范和合作还同时渗透到两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合作是艰难的,而不合作更糟糕。(15)合作伴随对抗已是中美关系的新常态。中美两国关系将继续保持“竞争与合作”的基本特性。当然,扩大共同利益,合作共赢,是中美关系发展的大方向。奥巴马访华时表示,中美利益深度融合,加强合作可以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中国是美国的合作伙伴,美国愿同中国加强合作交流,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无论抗击埃博拉病毒、防止核扩散、加深能源合作或者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都需要合作。克里最近发表演讲时,谈中美关系分歧的话题有限,而更多提到两国共同利益的议题。他説美国对华政策建立在两大支柱上,其中一个是“在两国有共同利益的广泛议题上建设性地协调努力”。布热津斯基甚至认为,为“应对将陷入更加深刻混乱的世界体系”,中美“必须携手”。(16)他还呼吁两国签署效仿当年英美《大西洋宪章》的中美《太平洋宪章》。习近平在会见奥巴马説,按照我们两人去年达成的共识,推进各领域协调和合作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事实上,中美合作可以从有全球共同利益的“零争议”领域突破,其中包括伊核、朝核和阿富汗问题、国际贸易政策协调等等。最近中美联合组织了阿富汗青年外交官培训项目。中国承诺帮助阿富汗重建也符合全球共同利益。
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增长感到威胁,心存芥蒂,始终将中国视为潜在对手。德国媒体説,中美关系正处于遏制与反遏制的阶段。中美两国的分歧和误解不可避免,中美未来“低烈度广泛对抗”,(17)还可能成为两国错综复杂关系的现实。目前,美对华主要是“防”,还没进入全面“抗”的阶段。但“防”与“抗”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天堑。尽管中美互疑是战略和根本性的,但中国不是美国的敌人,双方需要管理彼此的战略互疑和分歧。杨洁箎向赖斯表示,中美应妥善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确保中美关系沿着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方向健康发展。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对两国战略竞争关系实施有效管理,控制竞争的烈度,并在竞争中推动合作,防止双方关系滑向冲突和敌对的状态。要想使中美更加合作而非更激烈竞争,双方需要政治意志来管控分歧,管理两国关系不失控。随着全球秩序的改变,中国和美国不得不在双边关系上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对抗但无冲突。(18)为此,中美高层要进行对话,阐明彼此观点,尽量缩小分歧。中美关系的唯一正确态度是一起讨论,和而不同。曾任美国国务院2号人物的斯坦伯格强调,中美关系的核心挑战是如何避免冲突的危险性,巧妙管控双边分歧。
总之,过去一年里中美之间的竞争和对立突出,不仅影响两国关系,而且引发国际社会的担忧,(19)因此双方都有意改善中美关系,使之回到稳定发展的轨道上来。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格来仪认为,中美两国“显然都渴望重新校准中美关系”。“习奥会”再次确认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开启中美未来合作大局。双方愿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习主席还提出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6个重点方向,表示中方愿与美方一道,使其更多更好惠及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2014年11月 28 日
注:
1,9,12,17,新加坡《联合早报》2014年10月20日,2014年3月3日,2014年10月2日,2014年5月22日
2,7,19,中国《环球时报》2014年9月10日,2014年8月5日,2014年11月17日
3,俄罗斯《今日俄罗斯》电视台2014年8月13日
4,中国《环球网》2014年8月22日
5,香港《南华早报》2014年7月23日
6,美国《美国世界论坛网》2014年2月23日
8,14,美国《赫芬顿邮报》2013年12月31日,2014年11月11日
10,中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8月21日
11,美国《国家利益》杂志2014年7月14日
13,美国《彭博社》2014年10月28日
15,美国《洛杉矶时报》2013年12月27日
16,美国《政治杂志》网站204年11月6日
18,日本《外交学者》杂志2014年8月27日
(本文是应外交部主管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的约稿撰写而成,将公开发表于由世界知识出版发行的基金会2014年国际形势纵览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