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邮箱:
@cpaffc.org.cn
密码:
重置
首页
118金宝搏
2015年中美博弈及未来走势
2015年中美博弈及未来走势
时间:2015-12-17           打印
字号:

卞  庆  祖

内容提要:在今年多半时间里,美国舆论在南海问题和网络安全等方面频频对华发难,负面影响突出。美国政府官员高调批评指责中国,两国在地缘政治和国际秩序等方面的博弈加剧,致使中美紧张关系升温。9月“习奥会”成果丰硕,达成多项共识,稳定了中美关系。两国关系未来发展趋势可能从原有的“问题领域”,向地缘战略和国际秩序观等方面扩展。中美关系有新变化,矛盾冲突风险将增大,但“不开战”是两国底线。然而,中美仍会在“竞争与合作”关系中继续前行。

关键词:中美博弈,地缘政治,国际秩序,部分变质,底线,共识,合作          

今年来,美国舆论在南海问题、网络安全、人民币汇率等方面对华频频发难。美国政府官员高调批评中国,提高对华指责施压的调门。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斗争不断升级,成为中美关系的焦点。中美在地缘政治、国际秩序和经贸规则制定等方面的矛盾分歧日趋激烈,中美博弈的领域也越来越宽。所有这一切导致“中美紧张关系的升温”(1),对两国关系发展前景投下阴霾。今年9月“习奥会”成果丰硕,达成多项重要共识,“为双边关系螺旋下滑按下暂停键”。(2)今年中美关系不平静,挑战空前。两国关系的现状及未来走向,引起中美两国及国际社会的的广泛关注。               

(一)  

    1,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矛盾分歧升级,成为两国博弈的焦点

美国政府官员今年来一直在南海问题上说三道四,大放厥词。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出面挑拨南海纠纷。他在4月指责中国将菲律宾“挤到一边”,“利用绝对的块头和肌肉迫使其它国家曲服”。6月在会见外国代表团时説北京“推肘排挤别人”。他还在11月APEC举行前和在东亚峰会上,公开要求中国停止在有争议地区的填海造岛、修建新建筑和军事化。美国副总统拜登批评中国在南海的行动,是挑战“航行自由”,“引发地区紧张”。美国防部长卡特发“横话”,要求中国“立即和永远停止在南海造岛”。 美国务院助理国务卿拉塞尔指责中国的陆域吹填工程是破坏南海和平稳定。如今,美国在南海问题上赤膊上阵,咄咄逼人,已经不再遮遮掩掩而从幕后走向台前,并在行动上介入了南海主权争端。美国使出了舆论围攻、外交挑头以及军事示威挑衅等招数,形成了中美直接角力。美国军方人士发出各种煽动性言论,“搅浑”南海局势。他们炒作“中国威胁论”,鼓吹中国是“亚洲最大威胁”,欢迎印度进军南海,邀日本自卫队巡逻,还建议东盟联合巡逻。美国鹰牌政客和学者在谈论南海问题时,甚至提出包括动用军事手段可能性的向中国摊牌方案。美军军机5月“侦察永署礁等三个岛礁”。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斯威夫特7月乘侦察机巡逻南海7小时。特别是在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后不久,美军“拉森”号导弹驱逐舰10月27日强行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附近海域。对此,中国军舰依法对美军舰严密跟踪监视。中国通过多个渠道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停止这种错误行径和和危险举动。但美军宣称将继续进行南海巡航,计划今后每季度派军舰到南海航行两次,使其例行化。美国继“拉森”号后再度挑衅,11月8日美军两架B-52战略轰炸机飞近中国南沙岛礁,中国地面控制人员两次发出口头警告。美军B-52飞近南海岛礁和向南海岛礁12海里内派遣舰只“巡航”,违反国际法,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挑衅。它损害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使南海紧张局势实质性升级,并可能将中美推入危险的漩涡。南海问题已成了中美关系中“一个越来越疼痛的点”,(3)被演化成中美两国斗决心拼意志的试验田,有可能成为中美较量的爆发点。英国《每日电询报》文説,这为“本来就一触即发的南海局势火上加油”。

美国政府官员的言行表明,美国已放弃“中立”立场,直接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完全站到了中国的对立面。南海问题升级的根本原因是,美国有危机感,担心失去在国际社会尤其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权。为此,美国发动新一轮“强硬攻势”,对华强硬的一面清晰凸现。美国除调整在亚太军力,确保其军事“存在”,空军的60%海外部署力量已经在亚太,还加强亚太地区的前沿部署,强化与亚太各国的同盟与伙伴关系。美国将向亚太派遣“最先进和最尖端”的武器装备,美军P-8侦察机(新一代海上巡逻机)于12月在新加坡部署。将在明年或后年在太平洋地区部署最先进的隐形战机F-35。还计划在2020年前,把60%的海军力量部署在亚太地区。美国高调拉域外力量介入南海问题,美日两国修订《美日防卫合作指针》,把钓鱼岛纳入《美日安保协定》,明显针对中国。美国把南海作为其“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抓手,制衡中国发展。

此外,美国今年又热炒网络安全问题,制造中美关系的杂音,干扰中美战略互信,给两国战略沟通造成不必要的障碍,致使中美之间围绕网络安全的争执和冲突再次凸显。美国在上半年説美国人事管理局大规模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是“中国黑客所为”,后又称2010年来“中国黑客”在窥探美国高级官员的个人邮箱。(4)事实上,美国一直制造“中国网络威胁”的社会舆论,拿网络安全説事。就在中美元首9月会唔之前,美国媒体还迫不及待地把“黑客攻击”抛出来,称华盛顿准备对通过网络攻击窃取商业机密的中国企业实施经济制裁,对中国施加政治压力。在美国众议院关于“全球网络威胁”听证会上,“来自中国的威胁”成为关注焦点。美国国家情报局总监克拉珀妄称,中国的网络间谍活动瞄准广泛的美国利益。有美国媒体説,中美正陷入一场具有冷战意味的争执。(5)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中美关系的一个核心问题。

 2,“问题领域”的范围和程度扩大,TPP、亚投行成新议题

“3T”(贸易Trade、Taiwan台湾、Tibet西藏)长期来一直是影响中美关系的“问题领域”。美国对台军售,不尊重两国政府正式签定的公报。美国国家领导人多次会见达頼。美国利用“3T”遏制和分裂中国,严重干扰中美关系,“从未顾忌过”挑战中国国家核心利益。美国政府12月中旬宣布对台18亿美元军售。奥巴马将成为唯一一个任内四次对台军售的美国总统。人权问题是美国攻击中国的重要工具。美国在意识形态方面时常公开指责中国,念念不忘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由于近年来美国对华焦虑感上升,对华防范的领域逐部增多,从台湾问题扩大到太空疆界,防范的区域从台海扩大到南海,整个太平洋和印度洋。

近年来,中美围绕亚太地区经贸主导权,展开了越来越激烈的竞争。(6)美国强力推进“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希望通过这一合作机制抢先制定“下一代”贸易规则,掌握全球贸易规则制定的主导权,削弱中国在地区经济中的中心地位。为对冲中国崛起在亚太的影响,美国倡导TPP,但排斥中国加入。TPP的 一位美国官员説,“TPP是一个只禁止中国入内的俱乐部”。(7)中国积极推进的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被视为美国主导TPP的竞争对手。对于中国倡导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美国则尽力说服其盟友进行抵制,但是英国,以色列,韩国,澳大利亚等一些美国最为亲密的盟友却不听从美国反对指令,反成了亚投行的创始国。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成立亚投行、金砖国家银行等机构,表明中国已准备承担更多的全球和地区责任。但是,美国却认为中国积极有为会损害美国及其盟友利益,挑战美国在亚太地区和全球的领导地位。中国西进会形成“北京的欧亚大陆势力范围”。并把这些称作是“中国正在建设一系列替代制度”,以此建立另一种国际秩序。事实上,中国既没有意图也没有能力挑战现存的国际体系。中国无意把美国排挤出亚洲,而愿意看到美国在亚太地区发挥积极作用。中国近年来在国际事务中积极进取,并非与美国竞争,而是推动国际秩序更完善有效,更好推动全球共同利益。今年,不仅南海问题和网络安全,而且亚投行和TPP等也都成了中美关系的新焦点。两国之间的“问题领域”不仅增多,而且范围和程度不断扩大,还使得中美关系更加复杂多变。

3,面对中国迅速崛起,美国心态失衡,表现焦虑和恐惧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更坚定地维护中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美国对中国发展的新常态很不适应。美国对中国崛起尤其是中共18大以来进取态势的焦虑,前所未有,美国的情绪相当纠结。对于中国外交的“三箭齐发”(在政治上提出“亚洲安全观”,在经济上倡导建立亚投行,在安全上加快在南海填海造岛的力度和进度),(8)美国朝野一些人感到吃惊,极为不安,感受到严重的挫败。在美国眼里,中国外交趋于咄咄逼人,似乎已放弃“韬光养晦” ,而只追求“有所作为”。在他们看来,中国崛起可能导致一次全球实力均衡的大洗牌。中国是有史来国家实力最接近美国,且令美国无力拉开距离的崛起大国。其实,这些都是美国对中国外交的误读,也是对中国认知的误区。美国似乎无法痛下决心抑制中国发展,但也找不到应对中国走强的办法。由于中国崛起“ 引发华盛顿担忧”,给美国社会带来持久的危机感。(9)美国对华怀疑和消极面非常突出。美国心态失衡是其唯我独尊的陈旧思维作祟。美国霸权心态决定其难以容忍和接受中国的崛起。美国心底里仍未接受与中国平等对话。奥巴马总统曾称,美国将继续引领世界100年。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包道格认为,美国政府并未做好和中国平起平坐的打算。不做老二是美国的国家信仰。正如基辛格所説,美国有“美国特例论”,视已为独一无二,可以作任何想做的事情。

焦虑是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过激反应。在美国社会整体焦虑的背景下,两国彼此对对方的看法正变得愈加负面。(10)面对中国作为崛起大国的强势表现,美国作为守成大国还表现出了恐惧。在美国今年出现一场深度空前未有的思想辩论,辩论主题是“我们该拿中国怎么办”。在美国大选临近和对华政策大辩论的气氛中,“中美关系正在发生显著变化”。(11)美国两党精英已形成共识,中国是唯一有潜在可能性取代美国的国家。美国战略界基本主张调整改变对华战略方针,把中国当成美国长远的头号挑战对手。从美国在政治、军事、经济上与中国硬顶来看,美国的对华战略可能要发生变化。事实上,中国不会在战略上挑战美国,但美国要在战略上尊重而不是害怕中国。面对新兴大国中国的崛起,美国难以适应,需要有一个心理适应的过程。

4,“习奥会”亮点多,对中美关系起着稳定作用

在美国国内关于中美关系的负面声音频现和不佳政治气候的背景下,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的国事访问,虽面临困难挑战但还是取得圆满成功,不仅为今年来双边关系“螺旋下滑按下暂停键”,阻止两国关系恶化,而且有助于推动中美关系继续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此次会谈向外界释放出中美关系发展的积极信号,为推动中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将载入中美关系的史册。中美在这次“习奥会”中,两国最高层愿意正视分歧,探寻彼此对中美分歧的理解和管控分歧的方法,在人文、经贸、能源、气侯变化、环保、金融、科技、农业、防务、航空、基础设施建设、地区和国际事务以及热炒的网络安全等诸多领域达成重要共识。在双边务实合作、国际与地区问题等领域达成了49项成果,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充实了具体的合作内容。其中,在经贸领域双方同意“强力”推进BIT问题的谈判,以达成一项互利共赢的高水平投资协定。在两军关系方面,同意继续就“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信任措施机制”的其它附件进行磋商。在网络安全问题上,同意建立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高级别联合对话机制。在气候变化领域,继去年“习奥会”两国元首会见后又发表了《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美国还宣布停止杯葛亚投行,停止抵止中国主导创立的亚投行,希望恢复正常的经济关系。

(二)

1,中美关系从原有矛盾向地缘战略和国际秩序观之争扩展

21世纪的国际体系正经历权力和影响力的转移。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目标是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主权,保持南海的和平稳定。美国的战略目标是维持它的海洋霸权和在亚太的影响力,牵制中国。中美“互为对手”是由它们在亚太地区的不同目标引发的。澳大利亚著名学者怀特认为,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归根结底是对亚洲领导权的争夺。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深入,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的摩擦增加,彼此的抱怨也越来越强烈。中国军力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则加剧了美国对中国崛起的不适应和不协调。美国在亚太地区制衡中国的力度在增强,方式也更多样化。在此情况下,中美关系正在从原有的“三T”“核心利益导向”关系,越来越多演变成“地缘战略竞争导向”关系。(12)美国近日派军舰闯南海的事件,是双方在南海的利益碰撞和在南海的秩序和规则之争。有媒体文章説,中美关系当前处于全面竞争状态。(13)错综复杂的利益冲突可能是当前中美关系的特征。

今天亚洲秩序正面临极大的改变压力。“中国迅速崛起影响了原有的世界秩序”。美国希望未来世界秩序仍由其主导确立,担心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崛起,挑战甚至颠覆现有的规则,将影响美国和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奥巴马説过,“我们一定要让美国来制定全球经济规则。否则中国就要去制定”。奥巴马在今年“习奥会”和TPP达成协议后发表声明还表示,美国不能让中国等国家书写全球贸易规则。中国则强调各国内部事情由各国方面解决,国际社会共同事情由世界各国人民一道解决。为此,中国率先提出合作共赢、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大国关系等一系列顺应时代发展的新理念,但美国囿于霸权思维,不希望有一个大国与之分庭抗礼,不希望国际秩序的话语权被中国所掌握。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等,客观上形成了对由美国主导世界经济秩序和美国领导力的挑战。中国积极推进并加速亚太自由贸易区,与韩国和澳大利亚签订双边自贸协定,似乎对美国产生了竞争压力。然而,美国倡导的TPP 作为亚太贸易新网络体系,则成为美国对付中国的新地缘经济和政治工具。美国人士认为,(TPP)成功与否,将决定未来数十年是由美国还是中国主导全球经济的基本规则。今年7月发表的《美国国家军事战略报告》把中俄称为挑战现行国际秩序的“修正主义国家”。中美关于“亚洲地区秩序的观念互不相让”,(14)两国在国际秩序和经贸规则等方面竞争逐渐显现,这是一场权力斗争。(15)南海问题成了“中美地缘政治竞争的焦点”。

2,中美关系有新变化,摩擦冲突风险增大

中美两国社会在双方关系未来走势的问题上,表现出不同的认知和感受。今年“习奥会”之前,美国媒体和战略学界对华的负面情绪广泛严重,狠话频出,有的认为中美关系到了临界点。中国社会的公开表态相对积极,评论和看法多数较为平和。中美在两国力量对比、双方战略态势、战略基础和战略环境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因中国没有出现美国所期待的改变而“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容忍或许正在演变”,(16)致使中美关系的格局出现变化。(17)承认中美关系有新变化,不是消极悲观,而是要有新思路和新框架来指导变化了的中美关系。今年美国的对华战略大辩论,是在中美关系出现变化的背景下展开的。它既影响中美关系的健康平稳发展,也影响美国公众对中国的好感和信任。美国有关对华的战略大辩论表明,美国对中国未来走向没有底,正在对中美关系重新进行反思和评估。相当强势的观点认为美国过去对华评估有误,主张重新审视和调整美对华政策的呼声明显上升,“人们开始寻找新路径”。(18)就是在今年大辩论中占多数的观点,他们虽然认为应继续对华“接触加遏制”政策,但主张要加强防范和遏制的力度,重点“是抗衡中国力量的崛起,而不是继续帮助其占上风”。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学界大佬布热津斯基,过去一向反对美国学者米尔斯海默“中美对抗冲突难以避免”的观点而现在开始认为中美关系有可能进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危险。一些曾坚定支持中美合作的团体现在逐渐调整立场,支持对华强硬。反华势力更是积极鼓吹对华全面遏制,加剧中美战略博弈。美国军方和政府对中国的看法都变得强硬。(19)美国锁定中国为其“霸权的头号挑战者”,主动挑起中美博弈,在意识形态、经济金融、地缘政治及军事领域等方面对中国采取一系列行动。

在分析中美关系未来趋势时,我们要清醒看到由于中美竞争态势上扬,不确定性将继续困扰两国关系。美国要当世界老大与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紧追其后的中美关系结构性的矛盾,依然存在。美国追求绝对安全和维持在亚州的军力优势与中国维护日益扩大的安全利益的矛盾,也在逐渐尖锐。如今,越来越多美国官员和分析家敦促政府采取更强硬行动。中美双方信任赤字严重,战略互疑突出,战略互信减少。中美战略竞争“已成为新常态”。可以预估,中美关系相对稳定的局面将一直持续到奥巴马政府任期满为止。基辛格今年在与傅莹对话时説,对中美关系进行根本性哲学评估只能留待下一任美国政府。从中长期看,中美关系可能会有大的挑战,有不确定性。今后5-10年是中美关系未来走向的关键时段。因为中美两国虽在经济和社会方面联系紧密,但在政治上和战略上是敌对的。双方战略利益是有冲突的。(20)中美战略竞争因素不时主导了两国的主体气氛。双方会互相测试战略心理的底线,在行动上充满冲突风险。将来无论共和党或民主党谁入主白宫,美国都会做出对华政策的调整或修改,总体将趋于强硬,甚至可能推行“全面对华强硬”的政策,(21)从而使两国关系未来往新冷战方向发展的可能性加大。(22)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斯蒂芬斯文章称,中美未来或爆发冲突,最好的局面是“冷和平”。 美国原先以“防”华为主可能转为突出“抗”华的一面。美国对华政策经常在“战略伙伴关系和绝对遏制政策之间摇摆”,摇摆过程就是冲突的过程。

3,“不开战”是中美两国底线,但存在偶发事件的可能性

我们既对两国关系稳定发展抱有信心,持积极态度,又对现实中突出的矛盾和冲突,冷静分析谨慎处置。展望未来趋势不必悲观但要有忧患意识。

一方面,中美两国社会对“不可能开战”的信心相当坚实。双方有强烈共识,绝对不能正面冲突。“不开战”是两国的一条底线。在今年习奥会中,中美元首都表示拒绝“修昔底德陷阱”,这等于宣布中美不会走向“修昔底德陷阱”所指的战争。中国发展经济及解决国内问题的任务十分繁重,不可能把全面挑战美国定为国家目标,中国对美战略将长期是防御性的。美国外交的一个基本目标是避免中美发生直接冲突。在奥巴马政府任内,美国将继续试图稳定中美关系,通过完善危机管控机制,尽可能降低同中国发生战争或战略碰撞的风险。尽管在保守势力鼓动下美国军方正加紧应对可能的冲突的准备,一些高级军官有打仗冲动,但美国政治领导人会尽量避免中美重大军事冲突或战争。中美两国不会走上对抗的不归路,更不可能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布热津斯基认为,中美两国避免发生冲突符合两国利益。中美两国需要相互妥协避免对抗。选择与中国战略摊牌的后果是中美双方都难以承受的。在当今核武时代,两国大国之间的战争不仅没有赢家,而且会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问题专家波拉克认为,美国历史上从未与任何有核国家发生武装冲突,既然战争(选项)不在桌面上,奥巴马清楚,他必须找到与中国和平相处之道。

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中美关系的宽松度在减少。寻找外部的竞争对手,是美国的必须品。美国总有些人把中国説成是敌人。美国国防部长卡特11月还称中国和俄罗斯是“世界潜在威胁”。中美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立场对立,将成长期趋势。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挑衅不断,而中国也不示弱。美国在南海的“挑衅行为可能导致檫抢走火”。(23)如中美关系的紧张酿成一场危机,危机则可能演变到失控地步。(24)中美如第三方因素处置不当,也可能将两国拖入对抗的局面,颠覆整个中美关系。(25)有国际媒体认为,未来美国以军事手段打断中国崛起的可能是存在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副局长莫雷尔教授接受采访时竟称,中美两国爆发战争的风险“绝对”存在。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斯威夫特狂言,美国已做好准备应对南海出现的任何偶发事件。美国主流媒体《华盛顿邮报》甚至刊出了“为(中美)下一场战争准备“的文章。因此,我们对中美关系未来,既要避免热战,又要有忧患意识,从思想到行动对偶发事件有所准备。

4,中美关系重要性上升,两国会在“竞争与合作”中继续前行

目前,美国政府对华战略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美国对华基本政策“接触加遏制”不可能改变,其政策的两面性也不会出现180度大转弯。在美国既不甘心完全接受中国崛起,又不愿意承担与中国全面对抗的情况下,中美关系“竞争与合作”交错共存的“新常态”,将会长期存在。(26)中美“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不仅为两国社会所接受,而且也为国际舆论认可。法新社援引奥巴马政府一位高级官员的话,“在任何时候,两国都是既合作又竞争,我们一直在争取的是确保竞争不能定义为双边关系”。更重要的是,中美两国历届领导人都高度重视中美关系,致力于推进中美关系的发展。仅中共18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已通话5次,会谈6次。近年来,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双边和多边外交场合保持了频繁接触,双方除元首和外长热线外,还建立有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商贸联委会、科技联委会等数十个对话磋商机制。去年两国贸易额5550亿美元,人员来往超过430万人次。2014年,中美双向投资存量超过4200亿美元。这些都是两国关系走向成熟的一种体现。

中美关系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自1972年中美和解交往以来,两国关系跌宕起伏时有波折,但总体上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时至今日,中美两国相互依赖程度之高、共同利益之大、交流之密切、双边关系影响之广,可谓前所未有。中美之间矛盾分歧在上升,但两国之间的合作也在上升。中美竞争摩擦的地方不少,然而合作领域仍然很多。中美在几乎所有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上都保持着紧密合作,两国都离不开对方。(27)中美关系呈现出重要性和复杂性都上升的双重特点。两国社会的主流共识是“中美合作则双赢、冲突则双输”。 为此,中美双方一直试图就两国关系的发展方向进行定位,探索和平相处合作共赢的路径。积极推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保持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符合双方长远利益,也是我们对美工作的重要目标。中美关系是世界和平、发展和繁荣的柱石,也是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中美关系稳定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利,还承担整个世界和平的责任。基辛格认为,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将在我们这个时代发挥决定性作用。虽然中美两国一直是“别扭的合作伙伴”,但是中美两国仍将继续在“磕磕绊绊”的合作中前进。现在,摆在两国面前的挑战是,不应任由分歧主导双边关系的重要议程。无论如何不让局部竞争变成全面竞争,不让竞争变成对抗,中美需要考虑如何在缺乏互信情况下进行合作。美国长期对中国俯视,而现在才开始学习平视中国。相信美国正在慢慢适应崛起的中国。

注:

1,美国《华盛顿邮报》2015年5月14日

2,美国《财富》杂志2015年9月28日

3,23,英国《英国广播公司》2015年10月29日,2015年10月30日

4.25,《和平与发展》2015年第1期58页 2015年第2期第34页

5,  美国《纽约时报》2015年9月9日

6,  韩国《韩联社》2015年11月18日

7,新加坡《联合早报》2015年10月6日

8,12,26, 《国际网》2015年7月6日,2015年5月11日 ,2015年7月6日

9,17, 《环球时报》2015年8月29日,2015年12月4日

10,  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杰弗里﹒贝德接受《环球时报》专访,2015年9月2日

11,15,18,英国《金融时报》2015年5月11日,2015年3月17日,2015年6月25日

13,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015年6月11日

14,西班牙《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站》2015年9月9日

16,日本《外交学者》2015年12月2日

19,24,27,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2015年7月7日 ,2015年2月18日,2015年2月9月10日

20,香港《凤凰网》2015年2月27日

21,日本《ZakZak网站》2015年11月12日

22,《人民网》2015年6月6日


                                                      2015年12月1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