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外交作为推动国际社会不同文明之间对话的桥梁,在增进团结、加深相互了解、促成和解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7月30日是“国际友谊日”,党组书记、会长林松添做客人民网,就“民间外交助力世界‘读懂中国’”主题进行分享。
主持人:在增进中外人民相互了解、促进民心相通方面,都做出了哪些努力?
林松添: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疫情三年之后全面恢复国际交往的开局之年。协会聚焦“四个友好”,即友好协会、友好城市、友好组织、友好人士,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搭平台、创品牌”等系列活动,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民间外交活动,增进中外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取得一些积极成果:
一是走出去。今年2月份我赴美访问。全国两会后,我先后访问了韩国、日本、俄罗斯、古巴、巴拿马等国家。协会的同事也前往亚非拉地区访问。主要是就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意义,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及其将给世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带来的新机遇进行广泛宣介。
二是请进来。今年以来,我们先后接待了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来自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团到中国访问,面对面地交流。
三是搭平台。今年以来,协会举办了“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大会、福建寻根之旅、上合组织民间友好论坛暨友好城市论坛、中国-东盟青年精英交流节等。
主持人: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协会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方面是怎么做的?
林松添:民间外交主要就是交朋友、讲故事、促合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既是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外交战线的“硬任务”。
第一个是“谁来讲”。首先要“自己讲”,每个外交官、每个公民都是中国故事的主讲者。其次要“搭台讲”“借嘴讲”。
第二个是“讲什么”。中国的故事非常生动、丰富,既有历史纵深,也有现实和未来前景。我们讲故事针对的是不同的国别和对象,能感动人的故事,一定是结合自身的经历、感受的故事。可以以古鉴今,讲中国的历史、文化。特别是要融通中外,要结合对方感兴趣、听得懂的部分,诠释好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及其蕴含其中的世界观、文明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观、宇宙观以及全球治理观。
第三个是“怎么讲”。首先要坚定“四个自信”,以亲身经历和深切感悟为基础,用鲜活的事例,加上生动的语言,让外方看得懂、听得懂、读得懂,最好能记得住、有感慨。二是纵横对比讲,既要纵向讲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也要善于通过东西方横向发展变化来进行比较。一定要用详实的数据、生动的事例来讲解。三是在中华大地上讲好中国故事。现在我们在打造“五色”参访路线。第一是古色,讲好中国五千多年文明的历史故事。第二是红色,讲好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辉煌成就。第三是绿色,讲好中国摆脱贫困、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的故事。第四是蓝色,中国是海洋大国,我们在海洋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造福人民,也是走在世界前列的。第五是炫色,即创新发展。中国已经在人工智能、互联网和电子新材料等领域引领世界,在智能、数据经济方面,中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主持人: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您对两国青年间的友好往来有怎样的期待?
林松添:青年的交流历来都是中日友好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历史上看,1956年,日本最大青年团体“日本青年团协议会”访华,开启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日青年友好交流的第一页。1984年,3000名日本青年应邀来华参加两国青年友好联欢活动,深化了两国青年的友谊。当年参加中日青年友好交流的很多人,都成为今天致力于中日友好的业务骨干。
从现实看,维护东北亚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符合中日两国和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中日青年是推动两国友好的重要力量。要让更多的中日青年一代从相知、相识的好朋友发展成为志同道合的好伙伴,共同为中日关系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生力量,推动中日关系行稳致远。
主持人: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协会在推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林松添:协会聚焦“四个友好”,积极发挥民间外交引领作用、公共外交骨干作用、城市外交的桥梁作用,带动全国友协系统上下联动、内外并举,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建设。
一是主动宣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中外合作的桥梁和利益纽带。我认为需要主动进行宣介,让共建国家人民了解“一带一路”的原则、理念、目标追求,强调“一带一路”是中国与各国开放发展、融合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的新路径新选择。
二是推动合作。鼓励地方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开展项目。现在中欧班列已经把亚洲和欧洲联系起来,这也将体现搭平台、促合作的作用。
三是以利弘义。就是需要告诉世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为其他国家发展带来希望。中国愿意与他国分享发展经验、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