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邮箱:
@cpaffc.org.cn
密码:
重置
首页
会长活动
会长活动
李小林会长出席美中友协西部地区分会年会并会见美国部分州州长
      会见美国全国州长协会 2012年10月26日,全国友协会长李小林出席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美国-中国人民友好协会(USCPFA)西部地区分会年会开幕式并致辞。李小林会长表示,美中友协在增进中美两国人民友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两国人民开展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全国友协期待与美中友协及其西部地区分会加强合作,为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事业做出新的贡献。李小林会长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全国友协今年来在加强中美两国民间友好、地方政府合作等方面开展的主要活动。随同李小林会长出席会议的中国企业家也在开幕式上发言,表达了加强与美国工商界加强经贸合作的积极愿望。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邱绍芳、美国联邦众议员赵美心、加州众议员伍国庆、美中友协主席戴安娜·吉瑞尔,美中友协西部分会主席弗兰西斯·顾等出席年会并致辞。       李小林会长会见美国特拉华州州长       李小林会长会见华盛顿市长 访美期间,李小林会长还分别会见了美国全国州长协会主席、特拉华州州长杰克·马克尔,夏威夷州长尼尔·阿伯克龙比、华盛顿市长文森特·格雷、美国全国州长协会(NGA)执行主任丹·科瑞佩恩,并与美国国务院全球政府间事务特别代表瑞塔·路易斯通话,就中美地方政府交流合作及2013年第二届中美省州长论坛有关安排进行探讨。       出席美中友协西部分会年会       出席美中友协西部分会年会2    
2012-10-26
查看详情
李小林会长会见印度驻华大使
2012年10月19日,李小林会长会见了印度驻华大使苏杰生先生。 苏杰生大使感谢李小林会长拨冗会见,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印中两国在教育、旅游等方面的合作以增进相互了解。李会长指出,中印同为历史文明古国和人口大国,又是邻邦,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必须植根与民间,推动两国地方政府的交往将为两国民间交流搭建有效平台。李会长向苏杰生大使介绍了我会“金砖国家友好城市暨地方政府合作论坛”项目,希望印度使馆能够积极推动该论坛明年初在印成功举办并能够促成第一对中印友好城市的缔结。苏杰生大使表示将积极跟进这一项目的落实情况,为论坛的顺利举办提供积极支持。
2012-10-19
查看详情
李小林会长会见孟加拉中国友好协会会长卡达卡尔·侯赛因
10月19日,我会李小林会长会见了孟加拉国-中国友好协会(下称孟中友协)会长卡达卡尔·侯赛因博士。 侯赛因会长向李会长介绍了孟中友协近期发展和活动状况,表示愿与我会开展各种有利于孟中民间友好发展的活动。侯赛因会长还愉快的回顾了和我会近30年友好交往历史。 李小林会长感谢侯赛因会长多年来对中孟友好工作的积极支持,称赞他是我们正真的老朋友和好朋友,希望与侯赛因会长领导下的孟中友协保持紧密的联系,共同促进中孟友好的发展。 侯赛因会长是孟民族主义党常委,此次是随该党主席卡莉达·齐亚访华。
2012-10-19
查看详情
李小林会长会见日本经团联会长米仓弘昌
9月27日,李小林会长会见纪念日中邦交正常化40周年实行委员会委员长、日本经团联会长米仓弘昌一行。井顿泉副会长、经团联副会长中村芳夫等在座。 李会长欢迎米仓一行访华,表示中日邦交正常化40年来,两国关系在各领域均取得了长足发展,这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力维护了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包括经团联在内的日本各对华团体长期致力于中日友好,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和两国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人民不会忘记。 李会长指出:最近一段时间,两国关系因日本政府非法购岛遭遇重大挫折,中方对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所采取的错误态度和立场深感遗憾。钓鱼岛问题其实一直存在,当年正是凭借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田中角荣首相等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在该问题上的大局观和政治智慧,“将钓鱼岛问题放一放,留待以后解决”,才有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和两国关系的巨大发展。希望日本政府能够汲取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在处理该问题上的政治智慧,从两国关系发展的大局出发,撤回相关错误决定,以实际行动珍惜、呵护来之不易的中日友好。全国友协、中日友协愿与两国各友好团体一道,继承、发扬中日友好传统,排除干扰,积极发出友好的声音,以民促官,推动两国关系尽快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上来。 米仓表示,两国关系在日中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遭遇重大挫折,作为纪念日中邦交正常化40周年实行委员会委员长,对此深感遗憾和痛心。健康、稳定的日中关系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日本政府在购岛问题上坚持“日中两国间不存在领土争端的说法”,无益于推动该问题的早日解决。领土问题高度复杂、敏感,两国政府应回到1972年日中邦交正常化时的原点,以战略眼光和长远视野,充满政治智慧地妥善应对、处理购岛问题。全国友协、中日友协在两国关系发展遇到困难之际邀请日本对华友好团体负责人访华,对此表示赞赏和感谢。此访将积极听取中方有关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日本政府,为两国关系早日取得改善和发展做出努力。
2012-09-27
查看详情
李小林会长在2012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闭幕式上的总结发言
李小林 (二〇一二年九月十三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       2012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今天就要闭幕了。我代表、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向出席大会的世界各国及国内各城市的代表和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届大会于2012年9月11日至13日在成都召开。有来自49个国家,95个外国城市,90个中国城市,中外方与会代表共计720余人出席。       国务委员戴秉国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他指出,国际友好城市活动已成为中国同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中国同各国的交流合作,增进了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未来的友好城市发展需要厚植友谊、需要创新思维、需要深化合作,中国愿继续同各位一道努力,把中国同各国城市的友好交流和互利合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大会围绕城市国际化发展战略、城市转型与跨越发展、城市定位与投资导向等议题交流经验、分享成果。与会者普遍表示,在国际友好城市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彼此间合作,开拓新的合作领域,相互借鉴成功经验,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和模式至关重要。大会为探索国际友好城市的新发展提供了一个互通有无、交流互鉴的平台,他们表示将坚持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增进互利互信,努力推动友好城市间交流与合作,为谋求友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为促进友好城市的实质性交流与合作,大会设立了对华友好城市交流合作奖,表彰了80个近年来在友好城市交流合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外省州和城市。大会还评选出了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合作奖38名和国际友好城市特别贡献奖4名。       大会见证了5对友好城市的缔结签约仪式,至此,我国已与世界上130个国家缔结了1911对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关系。此外,大会还举行了第二届国际自然文化城市研讨会和中国—欧洲及地中海区域合作论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国际友好城市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为推动不同国家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人类的团结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友好城市工作也开展了近四十年,对外结好工作取得不断进展。我希望各国城市继续本着讲友谊、讲实效、讲互利的原则,积极开拓新的合作领域,全面提高实质性交流水平,为各国城市的文明与繁荣,为构建持久和平的和谐世界而努力!谢谢大家。
2012-09-13
查看详情
李小林会长在2012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李小林 (二〇一二年九月十二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和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向莅临大会的国家领导人表示崇高敬意,向来自世界各国及国内各城市的代表和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向长期以来为国际友好城市事业发展做出不懈努力的朋友们表示亲切问候和衷心感谢!         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继2008年、2010年在北京和上海成功举办以后,今天,我们又在成都迎来了它的再次举办。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幸福城市,绿色生活”,将共同探讨城市国际化发展战略、城市转型与跨越发展、城市定位与投资导向等与城市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本届大会,加强中外友好城市间的对话与了解,继续深化务实合作,深挖合作潜力,促进友好城市的共同发展。         1973年,我国天津同日本神户缔结了第一对中外友好城市关系,开辟了中国地方政府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渠道。截至目前,我国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台湾省及港、澳特别行政区)和398个城市与五大洲130 个国家的434个省(州、县、大区、道等)和1320个城市建立了1906对友好城市(省州)关系。在过去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各有关城市本着讲友谊、讲互利、讲实效的原则,积极开展友好城市工作,加强地方城市间的友好往来,合作方式从最初的双边合作发展到多边合作,合作内容也从经贸拓展到文化、教育、人才交流、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国际友好城市工作已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交往格局,国际友好城市活动已经成为中国地方和城市对外交往的主渠道,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总结近四十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今天再次召开国际友好城市大会,既回顾以往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又谋划未来远景的走向,冀以促进国际友好城市的新发展。为此,我认为新时期的国际友好城市工作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推进友城发展,应当坚持开放包容。我们要正视各国友城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不同、利益与合作需求不尽相同的客观现实。在促进各自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本着开放包容的精神,尊重不同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以开放的心态和宽广的胸襟,努力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凝聚共识,发挥彼此优势,推动合作的不断深入,确保各国友城在这一过程中均能获得公平的发展权利。         二、推进友城发展,应当增进互利互信。世界已经进入相互依存的时代,增强互信于人有利,于己有利,是一条互利共赢之路。我们要在尊重各国友城发展利益的基础上,光大彼此间友谊,加强民间交流,促进各领域对话与合作,真诚相待,不断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不管发生什么摩擦,我们都要从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的角度出发,妥善加以处理和解决。         三、推进友城发展,应当谋求可持续发展。在友城蓬勃发展的情况下,我们要注意创新发展模式,走科学发展之路,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政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同时,整合利用友城资源,更加注重友城数量和质量的协调发展,既满足当前迫切的发展需要,又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潜力,不断提高友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作为中国城市对外开放主渠道之一的友好城市关系正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通过本届大会,为来自世界各国、各地方、各城市的朋友们提供一个互通有无、交流互鉴的平台,为实现中国地方和城市的跨越式发展,为促进国际友好城市的共同发展,为走向人类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实现国际友好城市事业的宏大目标,为建设人类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共同努力!         最后,我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12-09-12
查看详情
李小林会长在首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
李小林 (2012年8月28日) 尊敬的戴秉国国务委员, 尊敬的全国政协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副主席, 尊敬的乌干达副总统爱德华·塞坎迪阁下, 尊敬的布隆迪第一副总统泰朗斯·西农古鲁扎阁下,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首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即将完成所有议程,落下帷幕。两天来,中非与会代表围绕“加强地方交流、促进共同发展”的论坛主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进一步开展中非地方政府务实合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对当前双方交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特别是李克强副总理出席开幕式、今天戴秉国国务委员在百忙之中前来出席闭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中非地方合作的高度重视,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中非地方合作指明了方向。        受中央政府委托,主管中国城市的对外结好工作。自1973年中国开展友好城市活动以来,迄今中国内地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与世界上130个国家建立了1900多对友好城市。友城间的国际交流,因为贴近于普通民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方面,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目前中非之间共有110多对友好城市,这与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形势相比,显然很不够,亟待加强。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这次大会产生了一系列务实成果:论坛发表了旨在推动中非地方政府合作的《北京宣言》,刚才举行了中非友好城市、经贸合作等一系列签字仪式。论坛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会员大会和理事会,推荐选举出了论坛理事长、执行理事长、秘书长、执行秘书长,为论坛机制化提供了有力保障。相信随着论坛机制的不断完善,中非地方政府间的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一定会得到进一步加强,为中非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首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即将圆满落幕之际,作为论坛的主办方,我要对论坛的参与者们表示衷心感谢。感谢来自非洲的朋友们,你们不远万里来京与会,对论坛给予了大力支持;感谢中国各省市的领导和代表,你们建言献策,对中非地方合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感谢中非双方经贸界的代表们,你们的务实合作为论坛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也要特别感谢论坛准备委员会的各位同事,是你们大量辛苦的工作为论坛的圆满成功提供了最大的保障。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非人民是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我们愿与朋友们一道,发扬传统,继往开来,加强合作,共同迎接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美好未来。        现在我宣布,首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圆满闭幕。        谢谢大家!  
2012-09-03
查看详情
李小林会长在首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李小林 (2012年8月27日) 尊敬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中非友协会长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阁下, 尊敬的乌干达副总统爱德华·塞坎迪阁下, 尊敬的布隆迪第一副总统泰朗斯·西农古鲁扎阁下, 尊敬的多哥前总理埃德姆·科乔阁下, 尊敬的布隆迪共和国前第一副总统伊夫·萨欣古武阁下,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中非各界朋友欢聚一堂,出席由与非洲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共同举办的首届中非地方政府论坛。我谨代表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中外贵宾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建立以来,中非关系发展进入快车道,成为世界瞩目的亮点。中非领导人高层互访不断,经贸往来日趋密切,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召开了首届中非地方政府论坛,旨在凝聚共识、加强互信,促进发展。        首届中非地方政府论坛以“推动地方政府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探讨双方共同关心的基本问题,如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人力资源的开发等热点问题。 女士们,先生们,        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不久前在北京召开,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天,又有来自40多个非洲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在此相聚,共同探讨中非地方政府今后的合作与发展。我们将深入挖掘并充分发挥彼此的优势,丰富合作内容,提升合作水平,造福中非人民。        中国政府始终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坚持开放、包容、平等、互利的精神,我们将以平等的方式同非洲各国地方政府官员开展交流,进一步推动中非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及文化领域的合作,促进和平、稳定与发展。        目前,中国已与非洲33个国家建立了111对友好省市关系,在中国和非洲各国已举办了9期中国与非洲国家地方政府合作研讨会,还举办了3期对非友好城市官员研修班,培训了近百名来自非洲国家的地方政府官员。近几年,我们还多次组织非洲国家驻华使节赴中国各省市开展巡讲,增进相互了解,拉近双方距离,推动中国地方政府走进非洲。中非地方政府之间的交流日趋活跃,并向多层次、宽领域的方向发展。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非地方省市的合作必将推动社会的进步。在相互借鉴成功经验当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新的发展方式和道路,增强可持续发展力。        相聚短暂,相知犹长。友好合作是中非关系的永恒主题。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将成为双方开展集体对话的重要平台,中非地方政府交往将会迎来灿烂的明天。        谢谢大家! 
2012-09-03
查看详情
李小林会长在友城换届大会上的讲话
适应我国城镇化发展新形势 努力开创我国城市外交新局面 ----李小林会长在友城换届大会上的讲话 2012年8月22日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早上好!首先欢迎来自300个城市的代表出席此次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换届大会,考虑到全国设市的城市是657个,这次会议代表了我国近一半的城市,相信这也是国内最大的城市代表聚会,体现了各地对友好城市工作的重视。   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如何搞好友好城市工作。今天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城市外交。今年5月15日,习近平副主席出席我会第十届理事会换届大会时指出,全国友协应在民间外交工作中发挥引导作用;在公共外交中发挥骨干作用;在城市外交中发挥桥梁作用。现在我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城市外交进程。   一、城镇化背景介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率2011年底已达51.27%,历史上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城镇化已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所谓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进程。城镇化是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实现城镇化,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都在70%以上,有的国家已经超过了90%。如美国为82%,比利时则为97%。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进入了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比例仅为17.92%,2006年提高到43.9%,2011年达到51.27%。   城镇化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动力之一,未来更是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尽管我国城镇化已突破50%,但距离70%的稳定值仍有一定距离,更面临着城乡统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诸多挑战,特别是我国过去城镇化快速发展所依赖的资源低成本模式在新时期已难以为继,未来土地、劳动力、环境等资源的成本都会不断上升,我们亟需找到新的模式来推进未来我国的城镇化,而以国际化的视野去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是城镇化的先行者,他们的城镇化率已达到70%以上,在探索后工业化阶段城市发展方面无论经验和能力都处于世界前列,尤其是在绿色城市、低碳环保、生态发展等方面已经成为世界的引领者。我们需要更多地借鉴这些国家城镇化经验,提高未来我国城镇化的质量。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将拉动1300亿元的消费需求,而相应增加的投资需求会更多。可以说,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求,也为发达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重要的机遇。中外城镇化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这里我想引用克强副总理在出访俄罗斯时提到,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如不科学发展,将会造成巨大浪费、重复建设。   中国城镇化发展离不开与外国地方政府间的合作。目前,中外地方合作最常见的交往方式就是结成友好城市,通过结好,促进双方经贸、人文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城镇化合作,不仅可以拓展地方合作的领域,直接扩大并夯实中外合作的利益基础,更可以促使当地百姓成为中外友好合作的直接见证者、参与者和获益者,为中外关系打下坚实的民意基础。友城已成为中外地方开展包括城镇化在内的各领域合作的主要渠道之一。   受中央政府委托,全国友协负责协调管理我国的友好城市工作,近40年来,友城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在配合中央总体外交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为适应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对地方国际合作的新需求,全国友协更是在创新上狠下功夫。2011年,我会与美国州长协会合作创立了“中美省州长论坛”机制,在2011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作为访问重要成果正式对外宣布。去年7月首届中美省州长论坛在美国举行,中美两国政府高度重视,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分别发来贺信。首届论坛的成功举办,掀起了中美地方交流的热潮。2011年10月,第二届论坛在中国举行。胡锦涛主席对论坛的积极作用给以高度评价,他在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专门提到:“今年,中美建立了省州长论坛,并已成功进行了两轮对话,取得令人振奋的成果,有力促进了两国地方经贸、投资、旅游等广泛领域的务实合作”。今年2月习近平副主席访美,作为配套活动,我会组织了中美省州长见面会。习副主席在会见中美省州长时强调指出,中美地方交流合作体现了中美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也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美地方合作大有希望、大有可为。今年4月,为配合李克强副总理访问俄罗斯,我会举办了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与中国有关省市负责人座谈会,中俄14位地方领导人参加活动。同样是在4月,为促进中日地方政府交流合作,我会举办了首届中日省长知事论坛,我国5位省、自治区书记、省长等主要官员和日本10位知事、副知事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看法,发表了《首届省长知事论坛东京宣言》。此外,我会还将在近期与国家发改委合作,组织中欧间不同主题的城镇化合作论坛。可以说,我们的新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我国友好城市工作回顾   国际友城历史悠久,但真正大发展是在二战以后,其中美国和日本是两个发展较为突出的国家。目前,世界上建立国际友城数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根据美国姐妹城协会的统计,美国共有694个城市与136个国家的1992个城市建立了姐妹城关系。而根据日本自治体国际化协会的统计,日本目前同海外缔结友城数量约为1600对。   我国城市与国外结好的历史并不长。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心和支持下,我国的天津与日本的神户建立了中国第一对国际友好城市。1978年,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对外交往日趋频繁,国际友城活动开始步入正常发展轨道。1992年,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国际友城工作,经中央批准,由全国友协出面正式成立了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标志着我国的国际友城活动进入了统一、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2000年,我国对外结好友城数量首次突破1000对。此后,每年结对数量稳定在50-100之间,进入到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时期。截止到今天,我国共有 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台湾省及港、澳特别行政区)和 398个城市与五大洲 130个国家的 434个省(州、县、大区、道等)和 1320个城市建立了 1906对友好城市(省州)关系,成为世界上拥有正式友城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步入了友城发展先进国家的行列。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友城在城镇化发展国际合作方面正发挥着愈益重要的作用。友城活动如何适应我国城镇化迅猛发展的势头,开创新时期友城工作新局面,是摆在我们所有从事友城工作同志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现阶段,我国友城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发展不平衡,包括对外发展不平衡和内部发展不平衡。对外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结好对象集中于经济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则非常有限。以2011年底的数据为例,与我结好前10位的国家分别是日本248对、美国214对、韩国121对、俄罗斯99对、澳大利亚82对、德国73对、法国72对、意大利57、加拿大50、巴西50,占所有结好数的57%,而非洲54个国家中,与中国的友城数总共只有107对,发展非常不平衡。内部不平衡则表现在东部沿海省份偏高,而西部内陆省份则偏低。再以去年底的统计数字为例,目前结好数过100的三个省份分别是江苏239对、山东153对、广东109对,均为东部沿海省份,而结好数最少的三个省份分别是青海8对、西藏7对、贵州5对,均为西部省份。   友城发展的这种不平衡,是与我国各地城镇化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水平不一致相关联的。以友城的主体--城市数为例,截止到2011年,我国共有设市城市657个,包括直辖市4个,副省级市15个,地级市268个,县级市370个。城市的分布自东向西逐步减少,如东部的山东有45个,广东43个,江苏40个,而西部的西藏只有2个,青海只有3个。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发展友城这一问题上,也不能一刀切,应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战略发展规划。   在结好对象方面,在继续加强与发达国家城市开展友城交流合作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对新兴市场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合作。这些国家跟中国一样,大部分也处在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面临的问题也类似,如城镇化发展地域不平衡,有的地方水平高、速度快,有的地方则发展滞后,水平较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占用的资源多,发展速度较快,而中小城市的发展相对滞后;农村人口老龄化明显快于城市;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民不能充分分享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增值收益;农业现代化的速度赶不上城镇化发展的速度等等。中外城市间加强交流,互相学习,有助于双方相互借鉴好的经验,少走弯路,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去年,全国友协组织举办了首届金砖国家(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友好城市暨地方政府合作论坛,为发展与新兴市场国家友好城市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论坛于2011年12月1日至3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来自五个金砖国家地方政府以及企业家代表共300余人出席论坛。在我会的推动下,会议通过了《首届金砖国家友好城市暨地方政府合作宣言》,宣布建立“金砖国家友好城市暨地方政府合作论坛”机制,今后将轮流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东道国举办该论坛,第二届金砖国家友好城市暨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初步定于2012年年底前在印度举行。下周,我们还将在北京举办首届中国非洲地方政府合作论坛,来自非洲近40个国家的400多位中央及地方政府代表将参加会议,而国内将有超过600人参加会议,显示了国内对发展与非洲国家地方政府合作的强烈兴趣。李克强副总理已初步确定出席会议,体现了中央对开展中非地方政府交流的高度重视。   三、我国友城工作未来发展设想   在不同地区友城发展的侧重点方面,我们要配合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有针对性的开展友城活动。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的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中央加大了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政策实施力度。全国各地区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加强大城市群的辐射作用,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国内需求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促进城镇规模结构合理化、城镇布局集群化、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化、城镇面貌特色化。这期间,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由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构成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城市群迅速崛起,人口和经济集聚能力显著增强。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加速推进,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东部发展、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的四大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格局。我们的友城发展战略,一定要与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新格局相适应,突出重点,有所侧重。   东部地区,目前已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加上福建及其临近城市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友城工作已有相当的成熟度。对这一地区,友城工作的重点,应是如何利用好现有的友城资源,在挖掘潜力、扩大合作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在结好对象上,在巩固现有友城关系的同时,查漏补缺,在发展与发达国家友城关系的同时,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作力度,为我国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寻求新的增长点。同时,也要着力解决自身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对所属地区友城工作较为落后的城市加大扶持力度,通过政策倾斜、资源共享等方式,让这些地方尽快赶上来。   中部的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六省作为承东启西的节点区域,人口和经济总量分别占全国的28%和20%以上,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又是国家综合运输网络的中心区域和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近年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等改革试验区相继推出,我国新一轮区域改革试验开始发力,中部地区城镇化步入新的发展轨道。与此相适应,中部地区友城工作也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城镇化的推进增光添彩。从目前结好的数量看,中部六省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今后5到10年是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关键时期,中部各省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全面加强对外结好工作,不仅要进一步加强与发达国家城市的结好,同时将视野延伸到发展中的亚非拉地区,不仅要请进来,还要勇敢地走出去,以友城关系为平台,提升中外合作水平,将合作范围从传统行业,扩大到各种前沿领域,从简单的贸易和投资,扩大到技术、服务、人文和教育等众多方面,使我们的城市外交在服务于总体外交、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西部地区的十二个省区市,土地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人口约2.87亿,占全国人口的22.99%。 由于各种原因,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整体上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为改变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中央从2000年起就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2010年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之际,胡锦涛同志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一定要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推动西部大开发再上一个新台阶。   西部地区虽然经济欠发达,但在对外交往上有其独特的优势。西部地区与十多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2747公里,历史上穿越西部地区的“丝绸之路”就曾是中国对外交流的第一条通道。西部的友城工作,一定要发挥好自己的区位优势。   广西和云南,应该充分发挥面向东南亚的地缘条件,充分用好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中国-东盟投资与商务峰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推进两省区与东盟多方面合作,加强双方各级地方政府的交流,促成城市间友好关系的建立,为发展地方经济、稳定我国大周边安全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目前,广西的66对友城中,有30对是与东盟国家,云南的44对友城中,有20对是与东盟国家,都做得非常出色,希望两省区能继续保持这一良好势头,不断强化与东盟的地方政府合作。   西藏与印度、尼泊尔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接壤。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西藏正成为中国与南亚国家之间的通商要道。特别是青藏铁路通车后,西藏对外开放区位优势进一步显现。而随着青藏铁路延伸线拉萨至日喀则铁路的开建,南亚陆路贸易大通道的进程又向前迈出了稳健的一步。西藏在开展友城活动时,也应突出这一区位优势。西藏所属的城市虽然已与国外建立了友城关系,但西藏自身作为一个省级地方政府,尚未与任何国外建立友城关系,西藏也是目前大陆地区唯一一个没有建立友城关系的省级地方政府,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情。今后,西藏应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大前提下,加大与国外地方政府,特别是南亚地区各国地方政府的合作,在发展市级友城的同时,争取早日建立省级的国际友城关系,实现我国省级地方政府国际友城关系的全覆盖。   新疆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区位优势非常突出,特别是在发展与中亚各国的关系方面。中亚的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三国直接与新疆接壤,这就为新疆与其发展关系创造了非常良好的地缘经济环境和便利条件。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虽然不直接与新疆为邻,但依然属于中亚地区,新疆与其发展紧密的合作关系同样非常便利。如果再把视野放得更开阔些,可以看到,中亚连接着西亚、南亚、东欧地区,是欧亚腹地的主要连接地,新疆以中亚地区为核心向中亚以外地区进行区域经济合作辐射,会取得非常良好的区域合作成果。举例来说,新疆通过哈萨克斯坦可以与俄罗斯中南部和西部地区开展纵深的区域经济合作,形成一个比较有合作潜力的区域经济合作走廊和带状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的主线直接深入到俄罗斯腹地,从而形成中国新疆、哈萨克斯坦东北部和俄罗斯中南部和西部的合作区域。再比如,中国新疆通过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国的经济合作将其经济影响拓展至中东和西亚国家。新疆通过与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合作还可以辐射到高加索地区。横穿中国、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的第二座欧亚大陆桥,使新疆与中亚的区域性经济合作延伸到欧洲。从这个大视野上观察新疆向西开放的战略布局就会发现,新疆向西开放的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新疆的友好城市工作一定要配合好新疆作为我国向西开放桥头堡的战略地位,把友城工作的重心放在中亚及其毗邻地区。新疆目前的22对友城中,属于上述地区的有13对,工作非常有成效。希望新疆的同志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友城工作服务好新疆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强与该地区主要城市的互动,努力打造以乌鲁木齐、阿拉木图、比什凯克和塔什干等中心城市为中心的泛中亚地区经济发展城市群。   西部的其他地区,也有着各自的区位优势,如四川、重庆的成渝经济区,陕西、甘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宁夏、甘肃、青海的黄河上游经济区,贵州的黔中经济区等,这些经济区涵盖了众多城市,为城镇化的推进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这些省区市的友城工作,可以依靠城市群的合力,发挥区位优势,使友城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我国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的中枢地带,北临俄罗斯、蒙古,南临朝鲜与韩国,东面与日本隔海相望,既可通过陆路与俄、蒙、朝直接相通,又可通过港口与韩、日紧密相连。通过中国东北地区不仅可与中国大陆市场直接相通,而且可直通欧洲与东南亚。优越的地理位置是中国东北成为东北亚经济圈核心地带的不可替代的先天条件。近年来,随着振兴东北政策的不断推进,外资对东北地区的关注不断升温,特别是日韩等国都将东北列为未来具有投资潜力的地区。中日韩三国自贸协定的谈判也在悄然进行,东北各国都在周边国家战略中将东北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地带予以关注。大连通过与日韩等国加强往来,正在逐步成为北方的香港;哈尔滨也通过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正在向东方莫斯科迈进。吉林则在全力打造图们江流域的东北亚跨国合作新模式,谋求新的出海口。沈阳作为区域枢纽和中心的地位正在向上海、广州靠近。可以说,随着国家振兴东北战略的不断充实和加快推进,东北正迎来一个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时代。加快工业化、城市化、一体化进程,推进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交融、合作、共赢,已成为东北地区各省的共识。东北各省的友城工作也应服务于振兴东北的大局,在巩固好已有友城关系的同时,以俄蒙韩日为工作重点,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   现在再重点说一下我们的东道主内蒙古。内蒙古地势狭长,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达4221公里,同时又与甘肃、陕西等8个省份毗邻,这种独特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内蒙古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十分重视跟俄、蒙的经济技术合作,内蒙古也一直把“向北开放”战略作为发展的重要支点,与俄罗斯、蒙古国的经贸合作发展很快。2011年内蒙古与俄罗斯、蒙古国的进出口额分别为28.93亿美元、28.4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5%、68.3%,两项合计约占去年内蒙古进出口总额的48.1%。为促进内蒙的发展,国家把内蒙古列为了西部大开发地区,与此同时,内蒙东部地区还可以享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各种优惠政策。温家宝总理曾在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时同内蒙的负责同志开了一句玩笑:“你们既是西,又是东。过去说既不是西、又不是东,不是东西。但现在既是西、又是东,就是东西。这两个机遇都有了。” 可以说,国家在政策上的大力扶持为内蒙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内蒙友城的工作,就是要为把内蒙建设成为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服务,通过友城渠道,巩固扩大与俄蒙的合作交流,同时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交流范围,积极参与东北亚、中亚、东欧等国际区域合作,通过城市外交,把内蒙的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友城工作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友好城市工作时,一定要顾全大局。很多情况下,友城结好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地方政府交流,友城间开展的活动,也不仅仅是两个城市之间的事情。长期以来,为配合总体外交的需要,不少地方从讲政治的高度,与特定国家的城市结好,并为此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这就是顾全大局的表现。这些国家,绝大部分都是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需要我们输血,给以扶持和帮助。每次我们与地方协商时,地方的同志都非常愉快的表示,谢谢全国友协的信任,这是政治任务,我们一定好好完成。体现了非常高的政治觉悟和非常强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今后,这样的任务肯定还会有,全国友协将会根据具体情况,统一协调,希望各地方继续予以理解和支持。   习近平副主席今年5月在会见出席全国友协第十届理事会会议代表时,多次强调,友协的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其中,友城工作是一项重要内容。要加强友城工作,自身的体制机制创新是基础。目前,各地的情况不太一样,有的领导比较重视,设有专门的机构,或者至少专人专责,有的则出于各种原因,机构不太健全,工作是粗放型的,效果自然会打折扣。我们希望各地能进一步重视友城工作,根据各自的省情市情,进一步开拓思路,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工夫,努力实现所在地区友城工作的新突破。   同志们,明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国际友好城市活动开展40周年,为此,我们将开展一系列的纪念活动。40年来,中国国际友好城市活动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许多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好好归纳和总结。我们希望和所有在座的会员城市一道,乘着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东风,努力开创我国城市外交工作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2012-08-23
查看详情
李小林会长率第七批“实话实说”代表团访问美国
会长李小林率由企业家组成的第七批“实话实说”代表团于2012年8月初访问美国,会见部分美国联邦众议员,介绍我国在民营经济、文化产业、对外投资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探讨中美双方在相关领域的合作机会。 会见美国肯塔基州联邦众议员本·钱德勒 会见美国华盛顿州众议员里克拉森
2012-08-02
查看详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