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邮箱:
@cpaffc.org.cn
密码:
重置
首页
资料
资料
英国斯坦费尔德先生回忆亲历中国抗战纪实
英国斯坦费尔德先生回忆亲历中国抗战纪实 ——英国斯坦费尔德先生亲历中国抗战和在京见证日军受降典礼回忆 (英国John Stanfield) 编者按: 英国约翰·斯坦费尔德先生是一位94岁的老人,现安康地居住在英国西南部。70年前,他受英国派遣来中国参加抗日战争,并见证了1945年在北京太和殿举行的中国华北战区(第11战区)日军向盟军投降仪式,且作为英国代表在日军受降书上签字。欣闻9月3日中国将举行纪念大会和盛大阅兵,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撰写回忆文章,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当时的情况。汪仲远夫妇为斯坦费尔德先生与我国相关部门联系发挥了桥梁作用,在此一并感谢。下面是斯坦费尔德先生撰写的回忆文章。 John Stanfield (图片由汪仲远夫妇提供) John Stanfield的列席证 (图片由汪仲远夫妇提供) 序言 对于英国人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从1939年8月德军入侵波兰开始的。对于中国而言,战争要早好多年,是从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和日军随后对满洲的蚕食入侵开始的。最初并未宣布战争,直至1937年冲突全面爆发,该年底日军占领了中国沿海许多城市。这种公然的侵略令全世界骇然,但一直到1941年日军袭击珍珠港,入侵东南亚,美英才被卷入对日战争并开始与中国结成联盟,反对共同的敌人。 由于日军控制了沿海,要进入中国十分困难,最终,从印度起飞,飞越喜马拉雅山脉进入中国的西南部昆明,成了出入中国的唯一途径,所以仅有少量的军事装备和人员送入中国,这些人员中包括了英国特别行动局(SOE)136部队。特别行动局是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为反击被占领国的敌军而成立的组织,而136部队是其在远东执行任务的主要部队。1943年我就是被派往该部队的一位年轻的英国军官。 从英国到中国 我的父母是在中国的传教士。1921年,我出生在汉口(武汉),我和我的姐妹从小在中国孩子中间长大,当然也学汉语。在三十年代,我被送回英国学习。1939年8月,我的父母刚从中国返英,长沙大火时,他们的住处同样也被烧毁,而我刚入读利物浦大学。当战争开始时,我被征召入伍,进入皇家“通讯”兵团,接受了包括无线电通信理论和实务、野外生存、使用武器、驾驶车辆等训练。 1941年我被送到“军官学校”学习,1942年我成了炮兵部队“通讯部门”的一名中尉军官,然后1943年初我被派往印度,在旧德里的陆军总部掌管通讯办公室。 我不喜欢旧德里,又脏又热,工作也无聊。幸运的是我在人事调配部有位朋友,她知道我会讲汉语,把我的名字提供给特别行动局(SOE),更为幸运是他们碰巧正在寻找一位能去中国工作的通讯军官,因而很快我以上尉的军衔被派往M.E.9, 一所在印度北部的间谍学校学习,同许多国家的无线电报员和谍报员一起接受秘密工作的训练,几个星期后,我被授予BB669代号,准备接手136部队中国通讯部副指挥的工作。 在M.E.9我学习了密码、编码以及如何使用提供给我方谍报人员在敌后使用的各种型号的无线电设备,先是被伪装成像个普通手提箱的A3设备,接着是功率强大的B2设备,它能够从中国与印度联系。我的训练很快就结束了,1944年春天我被派往中国,坐飞机飞越喜马拉雅山,空降至昆明。 1944年在中国 昆明是个令人愉快的城市。至今我的眼前还能回想出这座城市的景象,群山围绕着美丽的滇池。我们136部的办公室就设在西山脚下沿湖13英里处西山一栋老房子里,约有15位英国和中国的信号员住在那里。我们为印度与重庆之间的谍报机构送发情报信息。工作是轻松的,但干了不久,我就受命前往我们在桂林的前沿基地。 桂林距离昆明约500英里。一辆破旧的卡车上在崎岖不平的路上行驶了四天,终于到达目的地。在桂林,我是136部队办公室的负责人,办公室包括3名英国人和20名中国人,主要任务是为我们的情报机构服务,支援中国军队以及英国军事援助团(BAAG)。这个组织主要由日寇入侵后从香港逃出来的英国和中国士兵组成,他们收集日军在华南行动的情报,由我们转送至重庆和旧德里。 遗憾的是日军没有让我们太平。9月,他们从长沙南边发动了一场大扫荡(代为‘一号作战’计划)以破坏美国建设空军基地的计划,并从满洲里至缅甸前线开辟了一连贯的由日军控制的陆地走廊。桂林也在其中,‘一号作战’计划对于处在这条通道范围内的人们来说简直是场噩梦,中国在这个地区没有足够的兵力阻止日军,因此中国军队和我们不得不撤退。 中国人从桂林(25万人口的城市)撤离了。我记得,撤离的前一天晚上,看到燃烧的城市火光冲天,爆炸的火光照亮了天空,公路和铁路挤满了难民。情势恐怖,但没有人愿意和日寇在一起。 我们很幸运能乘坐我们又破又旧的卡车撤离,但由于没有汽油,我们只能用能量很小的低辛烷甲醇来代替。 从桂林撤退到昆明的路线要经过宜山、独山和贵阳。路途艰辛而漫长,我们饱受疾病、设备故障和供应短缺的困扰,但依然保持了电台的工作,用蒸汽发电机给电池充电。 最终,我们回到了昆明。我接管了136部队办公室,一直干到1945年我被再次任命为在西安的华北地区通信部负责人,与中国军统局(DMI)协同工作。 先坐飞机到昆明,再驱车4天,经成都抵达西安,随行的还有中国军事情报局的郝侃曾少将和2名英国通信兵,这2名英国通信兵将去培训郝少将的部下使用英国无线电台。那时的西安有城墙围绕,一派古城风貌。第一个月我没有什么事情,但到6月下旬,我接到任务要在黄河边的战略要地、近华阴的村庄附近设立2个室外无线电站,供情报人员发来日本人活动的情报。 我需要调动7个人员以及大批无线电设备。为此我动用了一辆吉普车和一辆25吨的拖车。至今我已经习惯了中国糟糕的路面,从西安到华阴的路程是我一生经历过的最艰难的驱车路程,汽车在尖崖峭壁、积土厚重的路面上前行,大多数路程我不得不用低档开车,没有其它车辆能比吉普车更能适应这样的路程。 我们终于到达华阴一个离我们目的地最近的村庄,非常贫困的地方,被日寇炮火损坏严重。村民们吃苦耐劳、待人友好。附近有一个美国战略情报局的无线电台执行与我们相同的使命。任务完成后我回到西安,见到英国高级军官布里奇上校,他来此与中国军事情报局联络由136部队为骚扰日军的游击部队提供装备、武器和通信设施之事。8月初我依然在西安忙于制定武装游击部队的计划。 战争结束 1945年8月,我在参加一个晚宴时听见街上有叫喊声,我们让一个男孩出去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回来拿着一张报纸(见照片)大标题“威力巨大的炸弹摧毁了日本两座城市!日本人投降了!”。周围一片惊讶。就在昨天我们还在制定攻击日军的计划,而今天一切结束了。 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异常安静的间歇时间,不断有战俘来看我们。重庆的信息来了,命令郝将军、布里奇上校、斯坦费尔德(作者)和他的一些通讯兵立即飞往首都。9月14日,道格拉斯DC3飞机戴着我们飞行了3小时抵达北京颐和园附近的西郊机场。一队穿着长筒靴、佩戴军刀的日本军官迎接我们,用一队豪华的日本军车送我们进城。我们占据了北京饭店三楼,我建起了一个无线电台。我们像游客一样住下来。形势显得很不寻常,日本卫戍部队依然全副武装,协同中国人和美国人(他们陆陆续续抵达)维持秩序直到被替换。 然后,我的上司布里奇上校被调回重庆接管136部队办公室,我留下来负责北京的事务,我和我的几位通讯兵成了华北唯一的英国军事单位。不久之后,重庆传来信息通知我被已被提升为上校,并指示我必须代表英国,参加10月10日国庆日(中华民国-作者按)举行的日军在华北的官方投降仪式。 我不得不打扮一下,因为我依旧穿着破旧的热带束腰衣裤,看上去很寒酸。我找到一位裁缝,采用日本军官用的最上等的料子做了一身漂亮的军服。 10月10日在北京的受降仪式 仪式结束后我马上作了如下记录: 仪式是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的平台举行的,就是五百年来中国皇帝宣布胜利的地方。如此背景和日子的完美结合使这一事件与中国历史中的历次事件一样引人入胜、令人惊叹。 太和殿位于紫禁城中心,内有皇帝的龙纹宝座,屋檐和木制品漆着或装饰着金龙。立柱和墙是深红色的。今天是双十节(译者注:中华民国国庆),汉白玉栏杆和台阶插满了盟军国旗。阳光灿烂,照得屋顶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汽车载着我们英国小队人马开往紫禁城,行进在北京街道上,通过拥挤在凯旋门下欢呼的人群,凯旋门插满四大国——中英美苏的国旗。汗流浃背的士兵为我们从人山人海、激动的人群中开出一条道让我们的车通过。到达紫禁城的午门,再经过50码长的过道我们来到广场的另一边,在此下车继续步行。我们走过两段台阶来到太和门。经过太和门时,我们看见下面太和殿前巨大的广场上人山人海,至少有十万人,一直到大理石台基和通向殿前平台的台阶,所有地方都挤满了人群。 台基上装饰五彩缤纷的彩旗,可以看到宫殿的红色立柱后、两侧入口的墙上覆盖了中英美苏的国旗。这情景太壮观了,我们通过列队的士兵,走上三段台阶向平台走去时,一片欢呼声响起,我们有一阵感觉自己好像是宇宙的中心。 平台上铺着一块皇帝的龙毯,上置一张放着日军投降文件的桌子。 中国政府很明智地花费许多时间进行筹备工作。各代表团成员都佩戴着官方红绸标识,我们在阳光下闲逛、拍照片。身穿长袍神态庄严的官员们、穿着漂亮的高领制服的中国将领们、美国海军和空军军官们以及我们英国代表——我、大使馆高级官员和两名低级军官,被前来观看受降仪式的各国百姓观光者们簇拥着。 一位中国将军陪同我代表英国军队在受降书上签字。受降文件是四本像折叠的像手风琴般的书,用黄绸带扎住,用可吸毛笔墨汁的吸水纸做成。 这期间,每一次欢呼声响起都揭示一批新的显要人物的到达,负责受降仪式的高级军官随后引领官方的观礼者,外国人在左侧,中国人在右侧,我们背对大宫殿,军乐队站在两侧,前面空地留给日本人。 当一切就绪,当中国华北战区司令官孙连仲将军与他的随从们从宫殿走出,来到阳光下,负责仪式的主持人指示百姓摘下帽子而我们军人敬礼。 一位副官要求把日本代表带上前来。一声呐喊声响起,表明日本军方正走在足有二百码长、被中国观礼群众包围的巨大广场。当他们走上三层台阶时,呐喊声变成了胜利的欢呼声。长达七年(编者注:应为14年)的侵略战争将要以这些军官的耻辱来结束,他们就将在过去五百年来被中国打败的敌人放弃权利的象征的地方,交出他们的军刀。 日本军人在孙将军面前排成一排,立正,敬礼并列队向左候命。孙将军命令日军在华47师司令官在投降文件上签字。日军司令官走近桌子用准备好的毛笔签了字,然后孙将军签字。接着孙将军命令道:“现在交出你们的军刀”。在高级将领的带领下,日本军官一个个走向桌子,解下军刀,放下。再次列队,敬礼,转身向右走。孙将军敬礼,转身离去,回到太和殿。昏暗的立柱深处,立着巨大的龙椅…..观礼群众受邀向联军祝贺。 我们的离开是又一次的凯旋游行。当我们通过宽阔的广场和宫殿时,人群再一次鼓掌和欢呼,感觉仿佛从十五世纪回到了二十世纪。 我感到情感枯竭了。眼前的这一幕现实太具有纪念意义、太生动了:金色的砖瓦、深红色的围墙、汉白玉的栏杆和欢呼的人群,这样的场景一个时代只会发生一次。对中国来说,这个投降仪式是日本战败的最重要的时刻。 这一定是亚洲或许是全世界最壮观、最激动人心的投降仪式,但由于通迅不好,在中国之外几乎没有什么报道。 仪式之后 接下来的两个月渐趋平静,我专注于改造旧的英国大使馆。美国的军事存在继续加强,外交官们陆续返回,社交活动很多。 12月12日,我关闭了136部队办公室,离开北京接受新的任务,成为香港通讯工作的负责人。后于1946年3月乘船返回家乡英格兰,并离开了部队。后来,我进入剑桥大学先后读了经济学、神学,并在卫理公会的教堂开始新的生活。经历了六年的战争,终于结束,在经历了那么久的分离后终于回到了家庭,回到了家,看到这一切我是多么高兴啊! John Stanfield于英国 (汪仲远译) 附:英文原文 EYE WITNESS TO THE JAPANESE SURRENDER IN BEIJING ON 10.10.1945 The following is written by John Stanfield, a fit and healthy 94 year old gentleman, now living in South West England.  70 years ago he witnessed the ceremony in Beijing when the Japanese Army surrendered to the Allies, and he signed the surrender document on behalf of the British Army. PROLOGUE For English people, World War II started in August 1939 when the Germans invaded Poland. For China, the war started many years earlier, with Japan’s infamous ’21 Demands’ and their subsequent encroachment into Manchuria. Initially this was an undeclared war, and then in 1937 it became a full scale conflict. By the end of the year Japanese forces occupied much of coastal China. The world was horrified by this blatant aggression, but it was not until December 1941 when Japan attacked Pearl harbour and invaded South East Asia that America and Britain were drawn into the war against Japan, and became allied with China against this common enemy. As Japan gained control of the coast, access to China became very difficult, and eventually the only way in and out of the country was by air from India, over the Himalayan Mountains to Kunming in the South West. Only small quantities of supplies and personnel could be sent into China.... and these personnel included men of Force 136 of the British Special Operations Executive (SOE).  SOE was a subversive force established by British premier Winston Churchill to undermine and attack enemy forces in occupied countries, and Force 136 was its main Far East unit. This was the organisation to which I, as a young British officer, was posted in 1943. FROM ENGLAND TO CHINA My parents were missionaries in China, and I was born in Hankou (Wuhan) in 1921.My sisters and I grew up surrounded by Chinese children, and of course we learnt Chinese. In the 1930s I was sent back to school in England. In August 1939 my parents had recently returned from China, having lost their home in Changsha when the Japanese burnt the city. For my part I had just entered Liverpool University. When war was declared, I was drafted into the Army’s  ‘Signals’ organisation. Training involved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adio, field-craft, learning how to fire weapons and how to drive  vehicles. In 1941 I was sent to ‘officer school’ and in 1942 I became a lieutenant in the Signals Section of an Artillery unit. Then at the beginning of 1943 I was sent to India where I was assigned to run the signals office at Army Headquarters in Delhi. I did not enjoy Delhi. The town was hot and dirty and the work was boring. Luckily I had a friend in the Personnel Postings Office and she, knowing that I could speak Chinese, put my name forward to SOE; and as luck would have it, they happened to be looking for signals officers to serve in China. So very soon afterwards, I found myself posted (with the rank of captain) to M.E.9, a ‘school for spies’ in Northern India, where agents and wireless operators of many nationalities were trained for secret work. In the weeks that followed I was given the code name BB669 and made ready to take up the job of ‘second in command’ of Force 136 China Signals. At M.E.9 I learnt about ciphers and codes and how to use the various types of radio sets supplied to our agents behind enemy lines. First the A3 set that was disguised to look like an ordinary suitcase; then the more powerful B2 set, which could communicate from China to India. For me the training was soon over and in the spring of 1944 I was despatched to China by air over the Himalayas to Kunming. CHINA 1944 Kunming was lovely when I arrived, and I can still picture the city and its beautiful lake surrounded by mountains. Our Force 136 office was 13 miles along the lake at Shi Shan under the Western Hills. There were about 15 British and Chinese signalmen living in an old house there. We worked to India and up to Chunking, relaying messages from our agents. This was a comfortable post, but it didn’t last long as I was soon ordered to move to our forward base in Kweilin. Kweilin was nearly 500 miles away from Kunming. The journey took four days over bad roads in a worn-out truck. But somehow the truck completed the journey. At Kweilin I was in charge of the Force 136 office, which comprised 3 Britons and 20 Chinese operators. Our main tasks were to service our agents, support local Chinese forces and units of the British Army Aid Group (BAAG). This organisation was formed mainly of British and Chinese soldiers who had escaped from Hong Kong after the Japanese invasion. These men were now collecting intelligence on Japanese movements in South China, which they relayed to us for onward transmission to Chungking and Delhi. Sadly the Japanese did not leave us in peace. In September they launched a major drive (The ‘Ichi-go Offensive’) south from Changsha to disrupt the American air base construction programme and to create a continuous Japanese controlled land corridor from Manchuria, to their front lines in Burma. Kweilin was in the way, and the Ichi-go Offensive was a nightmare for those in its path. There were insufficient Chinese forces in this part of the country to resist the Japanese, so the Chinese – and we - had to retreat. The Chinese evacuated Kweilin (a city of a quarter of a million people) and I remember the evening before we left, watching the city burn with flames and explosions lighting up the night sky. The roads and the railway were packed with refugees.  Conditions were grim, but nobody wanted to be around when the Japanese arrived. For our part, we were fortunate in being able to get away in our decrepit old trucks. Petrol was unobtainable and we ran our vehicles on low octane wood alcohol which gave very little power. Our line of retreat led from Kweilin back to Kunming via Yishan, Dushan and Kweiyang. The journey was long and hard. We were beset by illness, breakdowns and shortages but managed to keep our radios going, using a steam-driven generator to charge our batteries. Back at Kunming at last, I took over the Force 136 office. A job I held until I was reassigned in May 1945 as Officer in Charge of Signals in North China, based in Sian and working with the Chinese Directorate of Military Intelligence (DMI).  So a flight to Chunking, and a four day truck ride to Sian via Chengdu in company with Major-General Ho Kan Tzen of the DMI and two English signallers who were to train General Ho’s staff in the use of our English radio sets. At the time of our arrival, Sian was still surrounded by high walls and the city had an antique appearance. My first month was uneventful, but in late June I had the task of establishing two ‘out-station’ wireless posts at strategic points on the Huanghe River near the village of Wa Yin, to which agents could bring information about Japanese movements. I needed to move seven men and a large quantity of radio equipment. To do this I had a jeep and a quarter ton trailer.  By now I was used to China’s poor roads, but the track from the Sian rail head to Wa Yin was the toughest drive of my life. Precipitous cuttings and gorges and deep, deep dust. Most of the way I had to use low ratio gear. No vehicle other than a jeep could have done it. We finally arrived at Wa Yin, the village nearest our destination. A very poor place, much damaged by Japanese shell fire, but with tough welcoming inhabitants. An American OSS radio post was nearby with a similar mission to ours. having completed the task, I returned to Sian to meet Colonel Bridge, a senior British officer who had arrived to liaise with DMI concerning plans to equip a guerrilla force to harry the Japanese. Force 136 would supply equipment, weapons and communications. Early August found me still in Sian, busily drawing up plans for this guerrilla army. THE END OF THE WAR On August 8 1945 I was at a dinner party when we heard shouting in the street. A boy was sent out to find out what was happening, and he returned with a news sheet (see picture) headlined ‘Extraordinary bombs of enormous power have destroyed two cities in Japan and the Japanese have surrendered’. Astonishment all around. Only yesterday we were planning attacks on the Japanese, and now everything stopped. There followed a strangely quiet interlude. A trickle of prisoners of war came to see us. Then a signal arrived from Chunking. Major-General Ho, Colonel Bridge, Stanfield and some of his signallers were instructed to fly at once to the capital. On Sept 14 a DC3 Dakota aircraft was sent for us, and we flew the three hour journey to Beijing’s West Airfield near the Summer Palace. We were met by a party of Japanese officers wearing swords and high boots. A fleet of luxurious Japanese Army staff cars transported us into town and we took over the 3rd floor of the Beijing Hotel, where I established a radio station. We settled in and behaved like tourists for a few days. The situation was extraordinary. The Japanese garrison was still armed and cooperating with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s (who were starting to arrive), to keep order until they could be replaced. Then my boss Colonel Bridge was transferred back to Chunking to take over the Force 136 office, and I was left in charge in Beijing with my small staff of signallers. We were the only British military unit in North China. Soon afterwards, a signal arrived from Chungking telling me that I had been promoted to Major, and I was alerted that I must represent Great Britain at the official surrender ceremony of the Japanese Army in North China on National Day on October 10. I had to do something about my appearance as I looked very scruffy in my well worn tropical tunic and trousers. So I found a tailor who made me a smart new service uniform ... using the best quality Japanese officers drill material. THE SURRENDER CEREMONY IN BEIJING ON 10 OCTOBER 1945.  I wrote the following account immediately afterwards. “The ceremony took place on the Dragon Pavement in front of the Hall of Supreme Harmony at the Grand Coronation Palace in the Forbidden City.... the exact place where for the last five hundred years the Emperors of China have come to announce victories. The setting and the day combined to make this event as colourful and awe-inspiring as any in China’s history. The Grand Coronation Palace contains the Imperial Dragon Throne, and is at the heart of the Forbidden City. The pillars and walls are of deep crimson; the eaves and woodwork are painted and decorated with golden dragons. Today, the Double Tenth, the white marble balustrades and terraces were set off by the flags of the Allied nations. The weather was brilliant. Sunshine gleamed off the yellow glazed tiles on the roofs. The car carrying our small British party approached the Forbidden City through the streets of Beijing through cheering crowds under triumphal arches hung with the flags of the ‘Big Four’ nations: China, Great Brita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Russia. We drove through packed throngs of excited people with perspiring soldiers clearing a passage for our vehicle. Up to the main fortress gate of the Forbidden City and through the 50 yard tunnel to the square beyond, where we left our car and continued on foot. We walked across and up two flights of steps to the Gate of Supreme Harmony. As we passed through the gate we saw below us the enormous courtyard in front of the Grand Coronation Palace. The square was crowded with more than 100,000 people, filling all the available space - right up to the flights of marble steps and the terraces leading to the Dragon Pavement. The terraces were decorated with gay bunting, and behind the red pillars of the Palace could be seen the flags of China, Great Brita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Russia, draping the walls on each side of the entrance hall. The sight was breathtaking, and as we made our way through the lines of soldiers and up the three flights of steps to the Dragon Pavement, a roar of cheering arose and we felt for a moment as if we were the focus of the universe. At the top of the steps, standing on an Imperial Dragon carpet was a table with the surrender documents.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had wisely allowed plenty of time to assemble, and the groups of representatives, each of us wearing an official red silk tab, strolled about and took photographs in the sun. Stately long-gowned officials, Chinese generals in their smart high-collared uniforms, American marine and Air Force officers and the British party – me, the senior official from our embassy, and two junior officers. We were accompanied by civilian spectators of all nations. A Chinese General escorted me to sign for the British Army. The documents were four concertina-like books bound in yellow silk and made of absorbent paper to take ink brush writing. All this time, fresh parties of dignitaries were arriving; each heralded by a wave of cheering.  The Senior Officer in charge of Ceremonies then marshalled the official spectators. Foreigners were placed on the left and Chinese on the right, with our backs to the Coronation Palace. A military honour guard lined the sides, space being left in front for the Japanese. When all was ready, the Master of Ceremonies instructed the civilians to remove their hats, and for us military men to salute as the War Zone Commander, General Sun Lien Chung, came out from the Palace into the sunlight followed by his aides. One of the aides called for the Japanese delegates to be brought forward. A roar indicated the progress of the Japanese military party as they walked the two hundred yards across the huge courtyard surrounded by Chinese spectators. As they climbed the three flights of steps, the roar became a triumphal shout. Seven long years of subjugation ended by the humbling of these officers, about to surrender their swords on the spot where defeated enemies of China have given-up their symbols of power for the last five hundred years. Forming a line in front of General Sun, the Japanese came to attention, saluted and filed to the left where they stood rigidly. The general commanding the 47 Japanese divisions in China was then called forward to sign the surrender document. He walked to the table and signed with the brush pen provided. General Sun then signed the documents. The next order was “You will now surrender your swords”. With their senior general leading, the Japanese officers  filed one by one to the table, unhooked their swords and lay them down. Forming up once more they saluted, turned and marched off to the right. General Sun saluted, turned away and walked back into the Grand Coronation Palace. In its dim pillared depth could be seen the huge Dragon Throne.. The spectators were then invited to drink a toast to the Allies. Our leaving was another triumphal procession. Once again the crowds clapped and cheered as we made our way through the vast courts and palaces and moved from the fifteenth back into the twentieth century. I felt drained of emotion. The scene had been too monumental and colourful for reality. The acres of golden tiles, the deep crimson walls, the marble balustrades and the cheering crowds. Such a scene happens only once in an age, and this surrender was for China the supreme moment of the Japanese defeat. This must have been the most brilliant and stirring surrender in Asia; perhaps in the whole world. But as communications were bad it was hardly reported outside China. AFTER THE CEREMONY The following two months were an anti-climax. I was involved in reclaiming the old British Embassy. The American military presence continued to grow. Foreign diplomats returned, and there was much social activity. On December 12 I closed the Force 136 office and left Beijing to take up a new assignment as Officer in Charge of Signals in Hong Kong. Then in March 1946, I was shipped home to England, and left the Army. Later in the year I entered Cambridge University to read economics, followed by theology, and a new life in the Methodist Church.  How wonderful to see an end to the fighting after six years of war, and to return to family and home after such a long separation ! John Stanfield, Sherborne, Dorset, England July 2015.
2015-09-02
查看详情
中拉民间交往呈活跃态势
——《今日中国》专访中拉友协秘书长吉拥军 (本文刊发于《今日中国》西班牙文版2015年2期,中国网、网易等媒体转载)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拉关系无论是在政治交往还是在经贸往来方面都发展迅速,甚至超过了双方的预期。但一些制约中拉关系健康发展的因素也不断显现,除了地理位置遥远、社会制度和文化存在差异、懂对方语言的人才少、法律环境不同等原因之外,双方的人民和智库的交往不够、了解不够,造成互相的误解和猜疑,也正在成为制约中拉双边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就中拉民间交往现状以及如何促进中拉民间交往话题,今日中国杂志社记者专访了美大部副主任、中拉友协秘书长吉拥军先生。  多种因素制约中拉民间交往 今日中国:有人说目前制约中拉双边关系发展的最大因素是双方的人民和智库的交往不够、了解不够。对此您如何评价? 吉拥军:很高兴接受《今日中国》的采访,我也是你们的忠实读者。你们提到的这个问题确实是其中一个因素,但目前制约中拉双边关系发展的因素是综合性的、多样性的,涉及很多领域,不能简单一概而论。 总体上看,中拉关系在近几年迎来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其发展的速度、广度、深度前所未有,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局面。中拉双方在战略上相互重视,政治上相互支持,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深,经贸、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这给中拉民间交往带来了契机。 事实上,最近几年,中拉民间交往非常活跃,但潜力依旧巨大。中拉关系的发展存在着不少挑战,比如距离遥远、社会制度和文化差异明显、缺乏语言人才,以及来自美国和台湾方面的制约因素。 谈及双方智库的建设,确实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中国的很多高校设有西班牙语或葡萄牙语专业,但毕业生不能达到在综合大学那种既学习语言又学习各类社会科学知识并成为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而另一方面,在很多研究机构中从事拉美研究的人员却并不掌握语言,也没有访问或留学拉美国家进行实地体验的经历,人才培养的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此外,双方的民间友好组织也需要进一步更新力量壮大实力,只有首先促进了人民的交往和友谊,加深相互了解和信任,中拉关系才能获得长远的健康发展。 中拉民间交往呈活跃态势 今日中国:中国与拉美人民民间交往现状到底如何?有何特点? 吉拥军: 2014年是成立60周年,由全国友协引导、中拉民众参与的中拉民间友好交往亦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历程。概括而言,随着2014年夏习近平主席宣布建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即将启动“中国—拉共体论坛”,中拉人民民间交往进入了全面提升的蓬勃发展阶段,并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交往领域不断拓宽,交往深度不断拓展。目前,中拉民间交往在经贸、文化、教育、体育和旅游等各个领域全面实现突破,颇具“百花齐放”之势。 此外,我会身肩民间外交重任,不断创新,致力实现各领域交往程度的深化。例如,我会和厄瓜多尔驻华使馆联合实施了“印象厄瓜多尔”文化项目,突破了以往民间文化活动局限于“展览”或“人员往来”的固有模式,将中国传统水墨工笔绘画艺术和拉美的秀美风光相结合,以中国传统绘画展示拉美风情,在国内巡回办展,取得了较大社会反响。 二是活跃的民间往来为友好城市等地方政府交流合作注入持续动力。今年,我国各地方省市与拉美共新建9对友好城市(省州)关系,并有很多城市(省州)正在或即将启动对拉美的地方交流和合作,呈现出活跃发展态势。 三是中拉民间交往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拉美是距离我国最为遥远的大陆,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较,中拉民间交往的范围和程度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在国家总体外交战略向拉美投射更大力量带动下,全国上下和社会各阶层均对拉美掀起新的关注热潮。拉美国家对华友好,资源丰富,风景秀美,对拉美的民间友好工作前景广阔。我们欢迎社会各界对拉美民间外交工作给予更大支持。 建议尽快开辟中拉间新的直飞航线 今日中国:您从事中拉友好促进工作多年,您认为目前影响中拉人民友好交往的障碍有哪几个方面?需要采取哪些措施促进? 吉拥军:我认为,目前影响中拉人民友好交往的障碍主要有:一是地理距离遥远,交通不便。拉美和我国刚好在地球的两端,是距我国最远的地区。目前,我国与拉美间只有国航飞巴西航班(但也要在西班牙经停)、墨航上海飞墨西哥城航班(须在墨国内经停)两条直航航线,大部分从事拉美交往人员须经美国、欧洲转机,耗时较长。为适应中拉战略关系发展的新形势,应抓紧推进中拉间开辟更多新的直飞航线,以便利中拉全面往来。 二是中拉双方了解不够,互相认识程度很低。民间友好交往应当具有一定的互相认知基础,但当前中拉人民之间的了解非常有限,交往中经常出现因对对方习惯风俗不熟悉产生的误解和不便。民间交往和互相认知是相辅相成的,民间交往的深入有助于双边人民更好的互相了解,应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类资源、发动各界人士加快重点发展中拉民间友好交往。 为中拉各领域合作牵线搭桥 今日中国:目前在对拉美交往中做了哪些工作、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未来的工作重点在哪里? 吉拥军:60年来,全国友协在中拉民间交往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引领作用。回顾历史,我会作为从事民间外交工作的全国性人民团体在增进中国人民与拉美及加勒比各国人民的友谊,推动中拉国家之间关系的健康发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拉美和加勒比各国与我国相距遥远且文化各异。其中有墨西哥和巴西这样的新兴经济大国,也有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未建交国,还有牙买加、特多和圭亚那等加勒比英语国家。因此,增进相互了解,为中拉各领域合作牵线搭桥显得尤为重要。 我会2014年成功举办了庆祝中国-多米尼克建交10周年宴会、庆祝中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建交40周年、庆祝中国-委内瑞拉建交40周年、庆祝中国-巴西建交40周年及中国-墨西哥21世纪战略伙伴经贸论坛;邀请来自特多与牙买加的友好人士出席2014美大地区友好论坛;积极同洪都拉斯和危地马拉等未建交国友好组织联系;邀请玻利维亚参议长访华并出席2014友好城市大会等等。有关未来的工作,在配合国家官方外交的前提下,我们会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布局,从民间外交发展的全局出发,高度重视民间外交所具有的城市外交、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功能。 找到双方的合作互补性 今日中国:中国与拉美友好城市交往情况如何?对提升中拉关系、促进经贸往来、相互了解有何帮助?未来重点在哪里? 吉拥军:中拉友城交往起步晚,但进入新世纪后发展快,交往频繁,合作范围不断拓展。截至目前,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各国友好城市(省州)共有154对。巴西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与我建立友好城市(省州)最多的国家,截至目前共有54对。 建立友好城市(省州)关系有助于各国地方政府开展更具针对性的交往,有助于双方深层次、宽领域和全方位交流合作的开展,继而更有效推动国家间的经贸合作。而在将来,帮助我国部分省市与拉美各国建立联系,找到双方在经贸和人文等领域的合作互补性是我会重要的工作之一。 希望成立中拉地方政府合作论坛 今日中国:中拉合作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1月在北京召开了。请问,在推进中拉整体合作的背景下,应该如何推进中国与拉美人民的整体友好交往? 吉拥军:中国-拉共体论坛的成立是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建立共识的体现,是实现中拉整体合作非常关键的一步,将为中拉关系未来的发展搭建新的平台,注入新的活力。 在这一大背景下,我认为我们全国友协应从三个方面推进与拉美人民的整体民间友好交往:一是充分利用中拉民间友好论坛这一良好平台,深化与传统友好组织的友谊与合作,发展并壮大新的拉美对华友好力量。 二是推动成立中拉地方政府合作论坛。目前,中国与世界上1463个地方政府建立了2160对友好城市(省州)关系,其中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间建立的友好城市(省州)为154对,这一数字相对于该地区33个国家来说略显单薄。 目前,地方政府交往已成为公共外交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促进人民友好和促进双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会设立的中非地方政府论坛、中美省州长论坛、中国-澳大利亚省州负责人论坛和中国新西兰市长论坛都已取得丰硕成果。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对华友好组织普遍存在着人员老化、经费不足、实力减弱等劣势,很多组织得不到官方的支持,开展工作困难。开展中拉地方政府合作也是突破传统路线发展民间外交,其特点是有官方支持,覆盖面更广,也更能促成有实质性内容的交往与合作。 三是保持和深化对未建交国的友好工作。我会一贯重视同这一地区尚未与我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保持友好关系,人民友谊是一切的根本,我们将继续同这些国家开展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友好交流,不断深化双方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最后,借此机会,我愿向始终关心中拉民间友好的中拉双边读者朋友和支持中拉人民友谊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良好的问候! 希望拉美朋友能更多地关注中国的变化发展,也欢迎更多的拉美朋友来中国做客,切身感受我们的国家,体会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衷心祝愿中拉人民友谊万古长青。 谢谢!
2015-02-02
查看详情
中国外交如何赢得阿拉伯世界
熊亮   亚非部 (本文已发表于2015年1月2日出版的《东方早报》,有修改) 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是沿线国家人民携手创造的伟大交通工程,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是东西人员往来、文化交流的两大动脉,沟通了当时世界重要文化发源地,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明互动,是人类文明史发展中重要的阶段性标志。 在古代,阿拉伯世界是中国通过这两条国际交通线进行对外交往时颇为频繁和非常重要的对象之一。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提出了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中阿合作进入了新阶段。 阿拉伯世界由22个国家组成,其中包括被称为“地球最后王政”的7个君主国和多个处在政治体制转型中的国家,总面积超过140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0%;总人口3.4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2012年,阿拉伯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近4%,达到约2.8万亿美元。目前,中国是阿拉伯世界第二大贸易伙伴,2013年双边贸易额2388.6亿美元,在过去十年中年均增长超过25%。中国还是9个阿拉伯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 中阿经贸合作蓬勃发展的基础源自双方稳定且不断巩固的政治关系。在双边层面,中国已同阿尔及利亚和埃及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多边层面,2004年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成立,2010年双方确立了“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此外,中国还同海合会保持战略对话机制。 阿拉伯国家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西端交会地带,它们中的很多国家都或多或少都带有“丝路情结”,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天然合作伙伴。 阿拉伯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2/3,年产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3,出口占世界石油总出口量的2/3,已探明天然气储量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近三成。 根据今年6月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中国石油进口十大来源国中有4个阿拉伯国家:沙特、阿曼、伊拉克和阿联酋,这还不算排在第11的也门和第15的科威特。在当下油气行业以买方市场形式存在的前提下,中国对于阿拉伯油气生产国而言是稳定可靠的市场。中国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转与多个阿拉伯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这些国家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又与整个地区的政治稳定直接捆绑。 除了向全球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外,3.4亿的人口使阿拉伯国家成为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消费品市场之一。中国曾向阿拉伯国家提供了数以百亿计美元的经济援助,目的是打开市场、创造机会,通过援助和发展,帮助各国发挥其自身潜力,增强其自身的治理能力,成为中国有力的经济伙伴。 简而言之,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巨大的人口红利和广阔的产品市场使阿拉伯国家在“一带一路”的西端占有不可小觑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年来中国外交的顶层设计中,“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为数不多的较为全面地涉及阿拉伯世界的重要战略,为阿拉伯世界在中国整体外交中所处的地位进行了新的诠释。 习近平主席的倡议得到了阿方的积极回应。首先,他们认为在这一战略构想中,中国把阿拉伯国家视为平等的合作伙伴;其次,中国愿意积极投身到阿拉伯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而不是简单地进口能源;再者,弘扬丝路精神、共建“一带一路”的原则同伊斯兰强调和谐、包容、合作的精神不谋而合。 “一带一路”是中国为下一阶段发展在更广的空间范畴内进行的整体布局。中东地区长期以来深受大国政治影响,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表明中国十分重视并积极参与中东的发展。同世界其他大国一样,中国在中东地区拥有重要的国家利益。 与此同时,阿拉伯人一直以来也对中国及其崛起寄予厚望,希望中国能够迅速强大,帮助其摆脱帝国主义、犹太复国主义的压迫,热切盼望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逐渐走上世界政治中心舞台的中国积极参与中东事务,为他们主持公道。在这一点上,别国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注意。 100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汉志国王侯赛因为代表的阿拉伯人为了反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争取自身民族独立,选择了与协约国英国合作,最终被一纸《赛克斯-皮科条约》背叛。此后,他们又转而对威尔逊总统十四点原则中倡导的公正与和平的信条大加追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近百年的时间中,美国在中东犯下了一系列错误,更在近几十年内在地区发动了数场不义之战,使自己从伊斯兰、阿拉伯的朋友变成了无数阿拉伯人愤恨与失望的对象。 对于目前中阿合作而言,历史中的教训值得深加思考并引以为戒。需要我们做足功课,了解对方,而这一点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国人有多少知道伊朗、阿富汗不是阿拉伯国家的?又有多少人真正明晰巴基斯坦是印度的邻居,而巴勒斯坦是以色列的街坊?中国需要认真了解阿拉伯人、了解他们的历史、宗教和社会文化,清楚他们行为动机的文化根源,并在了解了对方的缺点甚至是陋习之后仍能保持足够的尊重和包容,而不是让知识的空白为误解提供空间,更要切忌自以为是,居高临下。 要想赢得中东地区和阿拉伯世界朋友对中国的理解、认可和支持,毫无束缚地投入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来,需要的是大量持续的润物细无声的基础性工作和有针对性的实在项目,这些工作和项目应当直接触及当地民众的利益,帮助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难,迎合阿拉伯民众最迫切的愿望。要让他们意识到,加强同中国的联系,通过同中国的合作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机会,过上更好的日子,享受更好的环境。因为“一带一路”既是中国对包括阿拉伯世界在内沿线国家殷切期待的回应,更是中国对世界未来的美好憧憬。 
2015-01-07
查看详情
“圣诞跨国公司志愿者延安行”---在延安的点点滴滴
国际友好城市交流中心 王鹤霏 【编者按】 2014年12月17日至19日,国际友好城市交流中心组织了20多家跨国公司逾100名志愿者参加“圣诞跨国公司志愿者延安行”特别活动。志愿者们带着满满的热情与爱心踏上了延安革命老区的土地,兵分三路,听老红军、老八路讲过去的革命故事、陪智障聋哑孩子和留守儿童度过快乐的一天、向中学生讲述励志故事和交流学习方法......志愿者们与老区人民在爱与被爱中收获了温暖与感动。志愿结束后,很多志愿者满怀着对生活的感恩,记录下了他们在活动中的点点滴滴。我们从中节选了部分内容,与所有支持并默默关注此次活动的人分享。 延安八一敬老院、延安儿童聋哑学校,彩虹桥所到之处,感受到的是老人和孩子盈盈的爱意。让我们感触最深的,是聋哑孩子的美丽笑声和花一般的拥抱,他们听不见或是几乎听不见,他们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交流,但他们拥有最动听的笑声,他们的小手柔软而温暖。在这里,我们带来了心意,在这里,我们收获更多:是温暖、是责任。我们会记得给孩子们的承诺:可爱的孩子,明年见!                                                                                                                                                杜比公司 郝奕   延安红色之旅,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我们看望延安地区幼儿园的孩子们。他们中间很多是留守儿童。无可否认的,他们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我们发给他们带来的糖果和圣诞礼物。他们用稚嫩的声音向我们说:“谢谢”。随后,我们一起进行了欢乐的舞蹈。看他们表演了各种节目。最后我们一起合影留念,照相机记录下了当天所有灿烂的笑脸,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回忆。 这次活动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这些留守儿童自小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因而比童年人更懂得珍惜,更懂得感恩,也比同年人多一些成熟与稳重。从他们的眼里我看到了坚强,读懂了他们内心其实还是无比的想念父母。我们这个社会没有忘记他们,我们每个人都很关心他们,他们一样可以开心快乐的健康成长。“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希望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雅诗兰黛 李茜 The Yan’an trip for me has been a most valuable experience.  During the visit to Yan’an, we participated in a friendly exhibition basketball game between the Yan’an youth basketball league and  players from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as well as visits to the Fu County Welfare Center and Fu County middle school.  Although the purpose of our trip was to travel to places in China with a strong “Red History” that has been under-developed, I learned that Yan’an was a place full of talent with a young generation who is very optimistic about the future. During the three days spent in Yan’an, the Nokia team and I learned a tremendous amount about “Red History”, and volunteered our time to local people and students who gave us much satisfaction.  Maybe the prestige of the “Red Capital” and what is stands for still lives on in Yan’an through the strength of character of its people.                                                                                                                                              诺基亚 权桐 18日上午,志愿者们纷纷携带着早已准备好的礼物,去延安八一敬老院,探望革命老红军。在那里,与老前辈的亲切交流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革命的艰辛,对于老前辈们的精神,我们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在分别之时志愿者和老人都留下了感动的泪水,革命老前辈也嘱咐我们要好好工作,贡献祖国。 18日下午,戴尔志愿者团队在延安枣园小学展开了关于“爱护双眼”和“拒绝吸烟”的公益教育课程。很开心作为Dell公司的员工,能看到我们为学生们提供了现代化的学习设施,并能为他们带来一些有趣的生活知识。面对着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枣园小学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戴尔公司 李亚丹 各公司志愿者为本次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在了解学校情况后,不仅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准备了精致的礼物,还精心设计了圣诞主题的游戏与这些与众不同的小天使们互动。活动结束后,学校老师们很激动的握着志愿者的手说,这些孩子每天只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很少同外界接触,尤其对外国文化知之甚少,他们平时喜欢通过QQ与外界交流。跨国公司志愿者的到来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开阔他们的视野,让孩子们尽可能多的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欢乐。 此次跨国公司志愿者延安行活动,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了民间外交润物无声的力量。一天的志愿活动可能并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它却在大家的心中埋下了种子,让老区人民感受到跨国公司带来的浓郁的圣诞文化气息,让跨国公司深入走进了一个更全面的中国。                                                                                                                                                全国友协 许晏清                
2014-12-26
查看详情
先下滑后趋稳—2014年中美关系
全国友协前秘书长 卞庆祖 (内容提要)2014年中美关系先下滑后趋稳,经历了又一个起伏。由于霸权心态作祟、国内政治斗争以及曲解中国维权行动等原因,美国表现对华强硬,“敲打”中国,致使两国关系紧张。但是形势比人强。为应对中东乱局和乌克兰危机等问题的困扰,美国需要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更多的合作。美国政府高官下半年陆续访华,力图缓和气氛,改善两国关系。中美双方都有意加强合作,扩大共同利益,使中美关系回到稳定发展轨道,并管控好分歧。 (关键词)  中美关系,紧张,合作,共同利益,管控 去年年底以来,美国政府高官对华态度逐渐发生变化,戒心强烈。在与中国相关的热点问题上,説硬话狠话,摆出“对着干”的架势,“敲打”中国。美国加大对华威慑力度,对亚洲盟友承诺更明确,并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致使中美关系的气氛变坏,“成往下降的螺旋状态”,出现了“偏离正常发展轨道”的风险。今年下半年后,美国对华政策“有了非常微妙的转变”。(1)7月第6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后,两国关系的气氛有所改善。9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访华,“稀释了中美关系的紧张感”。(2)美国总统奥巴马11月访华更有助于缓和紧张,加强合作,扩展共同利益和稳定发展两国关系。 (一),美国在政治和军事上推进对华遏制  1,政府高官不断批评指责中国,大力渲染中国威胁 美国在“重返亚洲”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名义下,全力开展对中国外交攻势。过去政府高官不怎么直接批评中国,往往是“对事不对国”,今年则不断地点名批评,“既对事又对国”,显得很强硬,实为多年来罕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西点军校毕业生典礼上称,“中国经济崛起和军事行动的扩大引发邻国担忧”。他8月连续两次在接受英、美媒体采访时,强调要对华保持相当强硬的态势。甚至警告説,美国准备好回应中国在南海对邻国的“侵略”。 副总统拜登诬称中国是“造成地区不稳定的因素”。美国前国防部长哈格尔等指责中国“破坏南海稳定”,对其它国家实施威胁、胁迫等,説中国在西沙群岛问题上进行挑衅。早在2月,负责亚太事务的美国助理国务卿拉塞尔就説,中国在南海地区制造了“不确定、不安全和不稳定”的局面,是地区局势紧张的根源,渲染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威胁。  2,加强亚太同盟建设,在东、南海问题上公开“拉偏架” 美国利用日本充当亚太地区遏制中国的急先锋。美日防长外长的“2+2”会议,明确《美日安保调约》第5条适用于钓鱼岛,反对任何以武力改变现状的做法,表示要共同牵制中国。奥巴马访问菲律宾时,签署了为期10年的美菲防卫合作协议,向中国发出了强烈的信号。“为了进一步围堵中国”,(3)美国8月与澳大利亚签署了为期25年的军事协议,计划将美派往澳的驻军,从现1150人增至2017年2500人。达尔文港将向美驻澳的永久性军事基地转变。美国还加大力度争取东盟国家。东盟过去是美全球战略边缘的“小角色”,而现正成为美国安全议事日程上“明星演员”。越南已成了美国“重返亚太”大棋局的一颗新棋子。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登普西今年8月访问越南,成为43年来的首次。美国还在10月宣布放宽对越南出口武器的限制。 长期来,美国政府一直在中国的领土争议问题上“采取“模糊”政策,尽力避免中国与邻国之间的冲突。随着中国崛起,美国在南海、东海问题上经历了一个“从不介入到介入,从不选边到选边站”的过程。2010年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的“河内讲话”是一个转折点。希的发难是经过了精心策划的。(4)进入2014年来,美国频频出重手,打压中国的主张。美国在这些问题上“政策的明晰化和倾向性”,是重大转变。表面看来,美国的“所作所为是支持现状”,但正如美国著名学者米尔斯海默所言,“华盛顿跟所有与中国有领土争议的国家发展关系,是在争议中站到它们一边”。年初,拉塞尔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表示,中国应澄清南中国海的九段线,指责中国对领土主权的要求缺乏国际法依据。此后,美国总统,前国防部长等都连续亮出了改变政策的“底牌”,奥巴马防日时连续三次就钓鱼岛争端表明立场,把钓鱼岛列入美日协防的范畴,公开支持日本。(5)美国毫不掩饰地“拉偏架”,是对中国的维权行为发出警告。它直接损害中国的安全利益,也严重冲击了中美关系。 3,把中国与“基地组织”等同提及,对华定位更趋消极 长期来,美对华“接触与遏制”两手政策的重心虽有时会摇摆,但大体保持稳定和平衡。随着中国国力和军力的不断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增大,美国的心态变得更复杂,美国保守势力和军方对中国的看法和战略定位更加消极。美国今年发表的《全球威胁评估报告》、《4年防务评估报告》、《中国军力报告》和《防务战略指南》等国防部文件,视中国为新的竞争对手,大力渲染中国军事威胁,主张在亚太地区牵制中国。美军参联会主席登普西5月14日在大西洋理事会上发表演讲,把美国军事战略概括为应对“2+2+2+1“的威胁,中国被列为重量级竞争者,伊朗和朝鲜是中量级威胁,基地组织是必须对付的团队。这是美国首次明确将中国与基地组织、朝鲜、伊朗等同提及,并称为是美国的安全威胁。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格林纳特在海军“当前战略论坛”上,要求与会者公开讨论如何应对中国,表明美国海军越来越把中国作为作战对手。与此同时,美军动作频频,开建在日本的第二个可探测五六千公里的X波段雷达基地,“考虑”在韩国部署先进反导系统,宣布将最先进的隐身驱逐舰和濒海战斗舰派往太平洋,强化美军基地群。美军8月在海南岛以东海域进行“低近侦察”。美国侦察机对中国频繁侦察,损害了中国的安全利益和中美战略互信关系。美军9月在关岛举行了针对中国的空海一体战的“勇敢之盾”军事演习,这次活动聚集1.8万名军人参加,规模巨大。有美国媒体认为,美军在亚太地区的“敌人”只有中国。美国虽不公开宣扬遏制政策,但实际是遏制中国。 4,美国在网络安全问题上向中国发难 近年来,美国政府一直在制造“中国网络威胁”的社会舆论,不时拿网络安全来説事。本来,美国是世界网络强国,控制全球的网络系统,并通过网络窃取其它很多国家的信息。然而,美国经常先声夺人,往往在中美高层会唔之前,在“网络安全”问题上向中国发难,威胁説网络安全甚至会成为双边关系发展的抑制因素。就在北京APEC中美元首会唔前后,美国先炒所谓“Axiom”的“中国黑客威胁”,后美国网络战司令罗杰斯又炒作“中国网络威胁”,渲染紧张。国务卿克里居然振振有词地表示,“网络窃取伤害了我们的商业以及我们国家的竞争力,它给我们知识产权带来的损害,影响了创新与投资”。今年5月,美国以“对美国公司发动网络攻击”为由,起诉中国5名军官窃密。中国强硬回击美国指责,立即中止了去年习、奥会后才建立的中美网络工作小组的对话。指责反指责已变成中美网络争端中的常规循环。网络问题给中美一直积累的“不满清单”又增多了一项。法兰西电视台评论称,中美双方在黑客问题上的相互指责声浪高涨,让人感受到两国关系的阵阵寒意。 (二),美国对华态度强硬的动因 1,霸权心态作祟,称将领导世界100年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国力趋于相对衰弱,国际影响力也随之下降。美国8月民调显示,60%的人认为美国是一个“正在衰落的国家”。然而,保持世界经济第一约150年、主导亚太地区事务近70年的美国,充当“世界警察”和维护全球老大地位的霸权心态,却始终未变。奥巴马今年在西点军校演讲时声称,美国必需一如既往在世界舞台上发挥领导作用,未来一百年美国将继续要做世界“老大”。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1993年中国的GDP占不到美国的7%,2012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占到美国的53%以上。大多数亚洲学者认为中国将成为亚洲地区的主导力量。中国的强劲发展势头令许多美国精英震动,中国实力增势之迅猛令美国社会上下不安。面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美国内心一直不情愿承认中国综合国力壮大的现实。(6)美国前国务卿艾奇逊曾如此挖苦英国:“大不列颠已经失去了帝国,却还没有找到新的角色“。今天,美国霸权地位渐失,却还没有找到新的定位。因此,对华态度敏感多变,心态失衡,焦虑不安。美国对华不信任日益加深,对中国近年来坚定维护海洋权益的言行,曲解为”咄咄逼人“。奥巴马在8月上旬的一周内,连续两次谈到对中国的看法。他在《经济学家》杂志上主张对中国“强硬”,后又在接受《纽约时报》专访中称中国“搭了(美国)30多年的便车”。这些反映了连他本人也对中国战略意图 “存有疑虑”。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海尔曼认为,奥巴马抑制中国崛起的决心不断增强。 2,奥巴马政府内政外交受挫,以对华施压威慑缓解国内压力 奥巴马政府上任来的内政外交屡屡受挫,特别是在外交上一筹莫展相当尴尬,饱受“软弱外交”“毫无建树”的批评。曾经意气风发给人期望的奥巴马,如今成了“跛脚鸭”总统。他民意支持率一度下降至33%,被评为美国“最差总统”。面对内政外交全无成绩的“宭态”和国际政治动荡的态势,中国就成为美国施展力量的便宜“亮点”。美国几乎在所有中国有关的问题上都毫不掩饰地打压中国。同时,随着年底美国中期选举的临近,奥巴马选择敲打中国既是为堵国内批评者之口,又想用对华强硬姿态在国际舞台挽回些面子 值得注意的是,在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的团队中,虽没有保守人士和反华派,但也没有资深中国问题专家,顾问班子弱。美国政府在对华政策上,表现模棱两可前后不一,在“软”和“硬”之间摇摆,“缺乏方向”。自相矛盾让奥巴马成了“看不透”的总统。(7)中美关系的“冷热交替”,不仅因为奥巴马外交经验不多,而且与他的个人因素有关。有外国学者在《金融时报》撰文指出,他对中国怀有偏见和厌恶情绪,有时可能左右美国对华政策。  3,重塑和落实“战略再平衡” 奥巴马政府执政不久,就针对中国崛起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由于美国国内对该战略的疑虑和批评日益增多,所以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实施以来的进展缓慢,步履维艰。然而,美国安全和繁荣却与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密不可分。今日亚洲拥有全世界67%的人口和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2012年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率达7.5%,而全球的仅2.2%。亚太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超过50%。美国七个盟友中有五个位于亚太地区。因此,美国不仅不会放弃亚太地区,而且决心加速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星条报》称,重树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是奥巴马政府的首要任务。他第二任期外交政策的主要战略目标仍是“亚太再平衡战略”。2014年伊始,美国蓄势待发,在亚太地区与各国密切接触和加大投入。(8)奥巴马在发表今年“国情咨文”时表示,美国继续把重点放在亚太地区,以塑造更加繁荣和安全的未来。从地缘战略结构的变化来看,中国已成为美国眼中在亚太地区最主要的对弈者。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针对中国的意图十分明显,美国现有两百艘各式军舰部署在太平洋,35万多美军部署在亚太各地。美国军政高官不断强调,“亚太再平衡战略”是奥巴马外交政策的基石。他们年中以来频现亚太。哈格尔任内已6次访问亚太,今年就有4次之多,显露出美国重返亚太的决心。美国重塑“再平衡战略”,南海问题成为落实“再平衡”的着力点。美国强硬对华,宣扬中国威胁,为重塑“再平衡战略”造势。反之,中国的发展态势可能成为影响美国亚太战略的变数之一。落实“重返亚太”又进而强化对华施压威摄。 4,安抚亚太地区盟友,挽回日衰的美国信誉 新世纪以来,美国的亚太同盟体系不时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美国缺乏领导力的表现使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亚洲国家的疑虑越来越强烈。奥巴马连续两年缺席东亚峰会和APEC会议,使其东亚盟国对“再平衡战略”和美国安全承诺的信心更加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必须要做出明确的姿态,表示美国对亚洲盟友的安全承诺继续有效。奥巴马4月访问亚洲,主要是安抚亚洲盟友,重塑美国的威望和坚定他们对美国的信任。美国政府高官今年来不断地努力表达言词的“强硬”,以及美国在东海、南海问题上秀“强硬”,表示美国将保护它们。 哈格尔在今年香格里拉安全会议上,不惜公开中美两国分歧,“对华强硬”表现得淋漓尽致,等等。都是让该地区的“小伙伴”安心,告诉他们美国会震慑中国,“你们可以依靠我们”。 (三)中美都有意改善关系,回到稳定发展轨道 1,美国仍视中国为战略对手,但“展现合作”愿望 美国舆论在年内有“华盛顿被迫重返欧洲,把矛头对准俄罗斯”的推测,政界学术界也曾有政策转向的争论,但美国政府经过评估认为,亚太地区是美国重大的战略利益所在,是首要地缘政治目标。奥巴马在今年20国集团峰会时指出,美国确实要返回亚洲,并将继续留在亚太地区。还説亚太地区仍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根本重点”。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柯比更是直言不讳道,“就算别处再乱,美国也不会放弃亚太”。因此,美国仍视中国为战略对手和防范对象,没有放松对华压力。美国应对中国之策是“进”而 不是“退”,(9)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是在逐步构建对华遏制政策的架构。(10)美国在亚太地区奉行针对中国的政策,实际上比遏制还要咄咄逼人。美国今年对华强硬,方方面面向中国施压,似乎把“重点放在遏制上”。美国扩大在亚洲的军事存在,在中国周边“打桩布局”。中美无论在外交、经济还是近年冒出的网络安全争端等方面,双方都剑指对方,发生正面冲突。因此中美关系“可怕下滑”,(11)面临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以来最艰巨的考验。一些美国专家认为,中美之间的“对抗逐渐成为一种突出的特征”。有的甚至相信,中美已进入一个长期的战略竞争阶段。 然而,形势比人强。在中东乱局特别是伊斯兰国在中东地区猖獗肆虐,以及乌克兰危机引发美俄关系恶化等问题上,美国对形势的研判明显有误。奥巴马才为此在9月24日联大发言,将“伊斯兰国”和俄罗斯都列入“当今世界三大威胁”。而在亚太地区的中国周边形势,“并不具有爆炸性”,“仍属可控”。(12)美国决策层终于认识到,对中国和俄罗斯同时用强不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要阻止中美关系的不利趋势继续发展下去。所以,美国以强大阵容参加第6轮战略与经济对话。拉塞尔在这轮对话前夕,晒中美关系成绩单,点赞中美“弹性合作”,説中国经济增长与(亚太)地区繁荣相辅相成。赖斯9月访华强调美国“优先考虑”中美关系,要“修补去年中美元首会谈后不断恶化的两国关系”,等等,都是有意让两国关系稳定下来。克里在APEC前夕发表讲话説,中美两国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经济总量占世界三分之一,贸易占世界的五分之一。称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关系,也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21世纪世界格局。还表示中美将用合作共赢取代战略对抗,造福两国乃至整个世界。特别是奥巴马11月访华更有助于缓和两国关系。他在访华时对中美关系表态积极,説“美国欢迎一个和平、繁荣、稳定的中国崛起”, 欢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希望中国取得成功”。美国支持中国改革开放,无意遏制或围堵中国。今年的“习奥会”取得了丰硕成果。中美元首沟通及达成在温室气体联手减排、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科技产品降低关税以及签证放宽等诸多方面的共识和具体行动规划。这些表明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发展中美关系的愿望,希望加强对华合作,在余下的两年任期里在外交上有所建树。在这里要指出的是,中美关系今年下半年来所以止跌回稳,更多的是美国对中国有广泛和重要的战略需求。在阿富汗重建、反控、中美俄等大国关系、中美经济关系和全球治理等方面,美国都迫切希望与中国展开务实合作。 2,美国对华“两面下注”,中国则两手对两手 几年来,中美两国关系起伏不定,总是“冷热交替”。虽説中美之间的竞争和对抗时而上升强化,但美对华政策大框架还是接触加制衡的双轨政策。奥巴马坦言,中美两国彼此竞争,但面对各种挑战时需要合作。頼斯説,我们寻求实施一种(与中国)新型大国关系。这意味着驾驭必然会有竞争,但在我们利益重合的领域也会深化合作。舆论普遍认为,美国“在寻找抗衡北京不断增长的军力和影响力的同时,在经济和其它利益重叠问题上仍在进行合作”。因此,“美国虽説了不少欢迎中国崛起的漂亮话,但又谋求对华遏制”。(13)美国“经常做出友好表示,然后以符合自身利益的方式采取不友好的做法”。(14)英国媒体説,美国人爱説“与中国接触”,但美军演练的“海空一体战”,却是准备“对华战争”。其实,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也反映了其内在的深刻矛盾。一方面美国试图以很大的力度制约防范中国,另一方面,又迫切希望中国能与美国进行深度合作,缓解美国面临的现实战略困难。例如,美国今年(与中国)一边在科技产品降低关税等经济领域达成协议,一边却在TPP(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FTAAP(中国倡导的亚太自贸区)问题上“激烈竞争”。美对华政策的两面性在军事关系上,表现也很明显。去年以来,中美军事关系保持了积极发展的势头,中美两军在继续开展高层交往和军事磋商与对话的同时,不断提升务实合作水平。中国首次参加了由美国主导的世界最大规模环太平洋军演。美国海军部长马伯斯还表示,“美方欢迎中国航母到访”。与此同时,美国却继续不断对中国进行抵近侦察。美国军机8月19日到海南岛以东海域抵近侦察,反称我例行识别查证(拦截)是“挑衅性行为”。后又向亚太地区派出了第二艘航母战斗群“卡尔﹒文森”号,进行威慑。美国还与日本、菲律宾等国加强军事同盟,经常举行联合军演。我们要看清美对华采取“两手”政策的长期性和常态化。 现今,中国对中美关系的塑造能力远非昨日可比。随着中美力量对比的此长彼消,美国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既取决于中美两国互动,也取决与中国应对的策略和方法。奥巴马前亚洲事务高级顾问巴德甚至认为,中美关系发展的“变数在中国”。既然美国对华两手政策不会改变,中国则要“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坚持两手对两手。一方面,要继续扩展共同利益来实现合作共赢。习近平主席会见赖斯时强调,中美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对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繁荣都肩负重要责任。他在“习奥会”时还指出,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美应该合作,能够合作的领域更加广阔。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以一定程度的斗争来寻求合作的可能。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或许相当一部分是要靠同美国“斗”出来。今年中美在网络安全问题上指责和反指责,唇枪舌战。中美军方领导人在多个场合,双方激辩。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会上,哈格尔明里暗里攻击中国,中国副总长王冠中被迫反击,针锋相对。对于美军机8月抵近中国海域侦察事件,中国除派军机例行识别查证,还表示会严密监控美军侦察,视情采取措施。类似的“对峙”事件今年已发生4次。我们以斗争求合作,斗而不破。中美在多边场合相互“强硬表态”,但双方都非常小心不越过“互不为敌”的底线。 3,扩大共同利益,互利共赢,并加强管控分歧 中美都视对方为最大的战略对手,但中美关系已是“大到不能倒”。 2013年中美双边贸易超过5200亿美元,相互投资存量超过1000亿。如今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中美关系实际上是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但中美关系又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关系,不宜做简单的描述。两国高度重视彼此的关系,都难以承受把对方从模糊的利益攸关角色变成敌人。两国既有海量合作又高度防范。两国既有利益分歧,也有相互深度依赖。有时竞争因素多,有时候又倾向合作。他们相互的防范和合作还同时渗透到两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合作是艰难的,而不合作更糟糕。(15)合作伴随对抗已是中美关系的新常态。中美两国关系将继续保持“竞争与合作”的基本特性。当然,扩大共同利益,合作共赢,是中美关系发展的大方向。奥巴马访华时表示,中美利益深度融合,加强合作可以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中国是美国的合作伙伴,美国愿同中国加强合作交流,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无论抗击埃博拉病毒、防止核扩散、加深能源合作或者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都需要合作。克里最近发表演讲时,谈中美关系分歧的话题有限,而更多提到两国共同利益的议题。他説美国对华政策建立在两大支柱上,其中一个是“在两国有共同利益的广泛议题上建设性地协调努力”。布热津斯基甚至认为,为“应对将陷入更加深刻混乱的世界体系”,中美“必须携手”。(16)他还呼吁两国签署效仿当年英美《大西洋宪章》的中美《太平洋宪章》。习近平在会见奥巴马説,按照我们两人去年达成的共识,推进各领域协调和合作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事实上,中美合作可以从有全球共同利益的“零争议”领域突破,其中包括伊核、朝核和阿富汗问题、国际贸易政策协调等等。最近中美联合组织了阿富汗青年外交官培训项目。中国承诺帮助阿富汗重建也符合全球共同利益。 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增长感到威胁,心存芥蒂,始终将中国视为潜在对手。德国媒体説,中美关系正处于遏制与反遏制的阶段。中美两国的分歧和误解不可避免,中美未来“低烈度广泛对抗”,(17)还可能成为两国错综复杂关系的现实。目前,美对华主要是“防”,还没进入全面“抗”的阶段。但“防”与“抗”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天堑。尽管中美互疑是战略和根本性的,但中国不是美国的敌人,双方需要管理彼此的战略互疑和分歧。杨洁箎向赖斯表示,中美应妥善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确保中美关系沿着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方向健康发展。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对两国战略竞争关系实施有效管理,控制竞争的烈度,并在竞争中推动合作,防止双方关系滑向冲突和敌对的状态。要想使中美更加合作而非更激烈竞争,双方需要政治意志来管控分歧,管理两国关系不失控。随着全球秩序的改变,中国和美国不得不在双边关系上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对抗但无冲突。(18)为此,中美高层要进行对话,阐明彼此观点,尽量缩小分歧。中美关系的唯一正确态度是一起讨论,和而不同。曾任美国国务院2号人物的斯坦伯格强调,中美关系的核心挑战是如何避免冲突的危险性,巧妙管控双边分歧。 总之,过去一年里中美之间的竞争和对立突出,不仅影响两国关系,而且引发国际社会的担忧,(19)因此双方都有意改善中美关系,使之回到稳定发展的轨道上来。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格来仪认为,中美两国“显然都渴望重新校准中美关系”。“习奥会”再次确认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开启中美未来合作大局。双方愿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习主席还提出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6个重点方向,表示中方愿与美方一道,使其更多更好惠及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2014年11月 28 日 注: 1,9,12,17,新加坡《联合早报》2014年10月20日,2014年3月3日,2014年10月2日,2014年5月22日 2,7,19,中国《环球时报》2014年9月10日,2014年8月5日,2014年11月17日 3,俄罗斯《今日俄罗斯》电视台2014年8月13日 4,中国《环球网》2014年8月22日 5,香港《南华早报》2014年7月23日 6,美国《美国世界论坛网》2014年2月23日   8,14,美国《赫芬顿邮报》2013年12月31日,2014年11月11日 10,中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8月21日 11,美国《国家利益》杂志2014年7月14日 13,美国《彭博社》2014年10月28日 15,美国《洛杉矶时报》2013年12月27日 16,美国《政治杂志》网站204年11月6日 18,日本《外交学者》杂志2014年8月27日   (本文是应外交部主管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的约稿撰写而成,将公开发表于由世界知识出版发行的基金会2014年国际形势纵览论文集)                                   
2014-12-03
查看详情
公共外交:发展中阿关系的战略选择
亚非部  熊亮 (本文已发表于11月16日出版的2014年第22期《世界知识》杂志) 今年以来,随着伊拉克局势的每况愈下,一些人基于不同的出发点提出了中国应当更多介入中东地区事务的观点。目前中国在中东地区是审时度势,量力而行。但在当前环境下,如何才能让中阿关系更进一步发展?公共外交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不单单中国在思考介入中东的最佳方式。在军事介入被多次证明效果欠佳、甚至适得其反的情况下,美国也对自己的中东政策进行了反思。美国国务卿克里在上任后发表的首次演讲中就谈到:今天派遣外交官比明天派遣军队的花费要低得多。在此之前,美国负责公共外交事务的副国务卿塔拉·索南沙因也特别指出,公共外交是美国更有效地介入地区事务、使美国和中东地区国家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战略工具。美国前驻华公使、前驻沙特大使傅立民在反思9.11事件时也曾指出,一定时期内美国公共外交工作的弱势造成了美国外交一系列的颓势。  在中国,下辖的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于2001年12月宣布成立,当时9.11事件刚发生不久,美国在中东打响“反恐战争”,阿拉伯世界深处困境之中。选择这个时间点成立中阿友好协会,也是为了表达中国政府和社会对阿拉伯世界的支持和声援。这是中阿交往中的一个重大公共外交事件,在国际社会产生较大影响。  目前,中东地区正在重塑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的格局,这可能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军队、宗教、部落和民族因素都会在其中发挥作用。现阶段,这些因素作用的结果集中体现为逊尼派和什叶派的教派冲突,但问题的实质还是相关国家对自身政权稳定的捍卫和对地区主导权的角逐。面对这样一种复杂混乱的局面,传统的外交和军事介入方式已较难甚至无法有效发挥作用。因此,我认为中国参与中东地区事务的恰当选择应当是公共外交的方式,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学术研究  无论是传统外交还是公共外交,学术研究的成果都是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具体到中东地区,由于中国对其关注度和投入都比较有限,一方面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缺乏情报,也就是一手信息;另一方面则欠缺长期实地考察,特别是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得出一些有价值的数据。特别要指出的是,我们需要下大力气关注和研究中东地区的社会文化,了解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人和事,为中阿双方的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提供指示和参考。举例而言,今年10月1日,华为聘请黎巴嫩歌手南希·阿吉莱姆为其在中东地区的品牌形象代言人。阿吉莱姆是阿拉伯世界家喻户晓的明星,由她出任代言人,将帮助华为提升在中东市场的知名度。我本人去过十几个中东地区国家,但都没有在当地长期生活过,我比较深刻的感觉是,要想把这个地区琢磨透,必须扎根当地,最好还能同一些智库和专家学者建立比较密切的、能够直达决策层的关系。  青年交流  目前的中东国家中,60%的人口在30岁以下,50%在21岁以下,40%在18岁以下。如果不重视青年工作,对中东地区国家公共外交就无从谈起。做这方面工作的切入点应是青年学者、教师和在华留学生。青年学者和教师一方面可以带动中阿学术交流,另一方面又能促进更多青年参与中阿交往。在留学生方面,2013年,22个阿拉伯国家来华学生总数为12810名,其中奖学金生为2349名,自费生为10461名,在北京的留学生约为1200名。在与合作的阿拉伯机构中,突尼斯、摩洛哥中国友好协会主席,也门前任驻华大使以及苏丹现任驻华大使都曾在中国留学,他们对发展中阿关系的重要性无需赘述。对外友协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今年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举办的“中阿青年友好周学术对话”活动,邀请了黎巴嫩、突尼斯和阿曼的青年学者和学生参与,效果很好,也正在考虑将这一活动机制化,搭建一个中阿青年交流的平台。  地方政府交流  中国和一些阿拉伯国家在发展上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挑战,其中一个就是通过不断的改革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而通过中阿地方政府合作,交流治国理政的经验,受益的将是中阿双方的普通民众。其实很多阿拉伯国家在市政管理和地方自治方面有比我们更成熟的经验。同时,地方政府在公共外交领域拥有丰富的资源,比如,今年福建泉州召开了首届中阿城市论坛,主题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是开展中外地方政府交流的重要方式。目前中阿之间的友城数量很小且分布不均。基于这一点,作为受国务院委托负责协调和管理中外友城结好工作的机构,对外友协将加强对阿拉伯国家城市结好和地方政府合作,在今年也进行了这方面的拓展,邀请黎巴嫩地方政府代表团访问了北京和陕西,明年陕西代表团将回访黎巴嫩和突尼斯,这是对中阿地方政府合作模式的有益尝试。  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话题。社交网络其实是开展公共外交的有力媒介,举个例子,叙利亚危机爆发后,就算是在美国和叙利亚关系最紧张的那段时间,奥巴马总统和克林顿国务卿也曾在Facebook和Youtube上同叙利亚民众进行直接对话。  其实,中国在这一方面是有机会和能力的。今年2月Facebook以1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即时通讯应用程序Whatsapp。Whatsapp在中国并不普及,但它是全球最大、活跃用户最多的即时通讯平台。Whatsapp在阿拉伯世界很有市场,深受当地年轻人的喜爱。实际上中国也有类似的应用程序――微信,而且微信的功能比Whatsapp更强大,除了即时通讯外,微信还是在线游戏和移动支付平台,行业分析师们对微信的未来抱有很大信心。有鉴于此,我们应当认真策划如何将微信这一兼具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功能的重要平台同中国与日俱增的影响力相结合,使其成为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同阿拉伯国家乃至世界不同地区的民众进行直接交流的工具。  企业参与  公共外交实际上是提供一种公共物品――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国家形象,受益者正是本国的公民和企业。中国跨国企业及其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现在已经成为承载和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在帮助塑造中国有能力、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开展公共外交的最有力平台。  综合以上五个方面的因素,以企业资源、特别是资金为基础,通过与学术文化单位的合作,借助中阿地方政府交流的平台,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有深度、有广度的项目,通过新媒体、社交网络进行宣传,打造友协―学术机构―跨国企业―地方政府―媒体的公共外交合作网络,全方位提升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的认知度和国家形象,使中阿双方从彼此的发展中受益,将成为未来发展中阿关系的最大内生动力。  最后,还必须强调的是,阿拉伯国家和中国在以上各方面的互动将是这一系列设想得以落实的保证。
2014-11-16
查看详情
华北电力大学致我会感谢信
2014年10月22日至24日,由与创行全球(Enactus Worldwide)联合主办的“2014年北京创行世界杯”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这是创行举办世界杯14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来自42个国家5000多名大学生、企业和学界人士出席活动。34个国家的创行冠军队展示各自公益项目方案,华北电力大学代表中国赢得冠军。日前,华北电力大学致信我会,就我会向其提供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
2014-11-06
查看详情
创行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艾文致我会感谢信
2014年10月22日至24日,由与创行全球(Enactus Worldwide)联合主办的“2014年北京创行世界杯”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这是创行举办世界杯14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来自42个国家5000多名大学生、企业和学界人士出席活动。34个国家的创行冠军队展示各自公益项目方案,华北电力大学代表中国赢得冠军。日前,创行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艾文致信我会,就我会为此活动提供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 译文: 亲爱的李小林女士:         我谨代表创行全球向您和在刚刚结束的2014创行世界杯的活动筹备和开展期间给予创行的大力支持表达最诚挚的感谢!         在北京举办的本届创行世界杯,是创行世界杯有史以来最为盛大的一届,参会的各国大学生,教育工作者和商界领袖超过4,500人,共同见证了来自34个国家的创行代表队展示他们各自的社区公益项目成果 - 如何以富有企业家精神的行动,推动社会进步。在经过两天紧张激烈的项目成果陈述比赛,并由当代知名商界领袖担任的评委团评审后,来自中国,爱尔兰,摩洛哥和波多黎各的团队最终会师10月24日周五的总决赛舞台。最终,来自华北电力大学创行团队的中国代表队以绿色电力项目一举摘得2014创行世界杯桂冠。         中国在本届世界杯上夺冠,之于创行,是极大的鼓舞,我们相信,您的支持和本届世界杯的巨大成功,必将推动创行在中国赢得更多关注,取得更大的成功!我也听李主任提到,24号闭幕式当天,您曾经努力尝试拨冗出席颁奖典礼,但遗憾的是,最终您还是因公务繁忙无法出席,李主任也在现场代表您和发表了热情洋溢的闭幕致辞。         我还希望特别就“我的梦,我们的梦”论坛的成功举办向您表达我最诚挚的感谢。本场在世界杯正式开幕前举办的论坛,强调了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个人和全球公民的理想与追求,相信由您领衔,现场六位嘉宾各自分享的梦想故事,极大地鼓舞和激发了参会学生追逐和实现梦想的热情以及承担社会责任的公民意识。我们也计划和李主任继续讨论今后合作举办类似论坛。         最后,我希望再次向您和在本届世界杯活动筹备和组织期间展现的卓越领导力和高效的工作能力表达最诚挚的谢意!信末,请允许我再次祝贺您生日快乐 - 我们很荣幸也很高兴,您选择与创行分享生日的喜悦!         诚挚祝福,衷心感谢! 罗艾文 创行全球总裁兼CEO  
2014-11-06
查看详情
“伊斯兰国”该怎么治?
亚非部     熊亮 (本文已发表于10月16日出版的《东方早报》) 背  景:伊斯兰国(英语:The Islamic State,缩写:IS),前称伊拉克和沙姆伊斯兰国(英语: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al-Sham,简称ISIS),又译“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英语:Islamic State ofIraq and al-Levant,简称ISIL),是一个活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极端恐怖主义组织、圣战组织及未被广泛认可的政治实体,起国号 “伊斯兰国”,宣称对整个穆斯林世界拥有权威地位。 “伊斯兰国”邪招聚人气 “伊斯兰国”称其领导人为“哈里发”,充分利用了一战后中东地区民族国家建立时国家边界、民族和宗教派别之间不匹配的缺陷,作为一个恐怖组织,在领地、兵力、资金和组织等方面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因为哈里发制度不主张进行任何革命性变革,其领袖的言论简单易懂:一切安排按先知穆罕默德时代照方抓药即可,这对于部落和教派纷争阶段的阿拉伯国家普通穆斯林民众而言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伊斯兰国”领导人巴格达迪和其追随者们抓住了年轻人厌烦克制和忍耐,渴望激情和一起关注的心理,通过激进主义和“好莱坞式”暴力吸引了大量注意力,进而聚拢了一批来自世界各地心怀不满、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年轻人,他们在战斗中通过各种原始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宣泄自己的情绪,这些愤怒和情绪又转化成了更为强大的战斗力。 战斗力还要依托强有力的军事组织。美国陆军军事学院战略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史蒂文·梅茨指出,“伊斯兰国”设有专门的军事指挥机构——军事委员会,指挥官中包括前伊拉克军队陆军上校杜勒·哈里亚和阿德南·萨达维。“伊斯兰国”充分利用了他们的作战经验、部落关系和军队人脉。伊拉克专家哈希姆·哈希米认为,巴格达迪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有25位主要助手,其中23是前伊拉克军队的军官。 “伊斯兰国”内部分工明确,伊拉克人负责军事,西方人负责宣传。事实证明,他们在通过社交媒体向心怀不平的穆斯林青年发布号召方面很有一套。不仅如此,他们还出版了最新版的长达400页的年报,详述了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伊拉克进行的军事行动及战果,这已经是该组织自2013年8月以来发布的可寻的第二份年报。报告分析了其在战争中采取的战略战术及效果,向人们展示了其作为军事组织的能力。 与此同时,通过一系列的血腥暴力活动,“伊斯兰国”的武装分子还逐渐积攒了令人胆寒的名声。阿联酋德勒马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哈桑·哈桑说,如果该组织的武装人员进入战斗并夺取50%至60%的战场,政府军方面就会因为害怕被俘、砍头和处死而撤退,这也是其军事武装在短期内席卷叙利亚和伊拉克大片领土的重要威慑手段。 目前,随着美军空袭的推进,“伊斯兰国”的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种族灭绝和大屠杀的行径、公然试图推翻现有中东政治秩序的企图、对世界各国穆斯林民众进行的蛊惑、残忍杀害多名西方记者的举动,更使其臭名昭著;然而,事情的另一面是,这个号称建立了一个国家的极端组织也确实在行使着“政府”的职权。西方媒体报道称,这个极端组织开始把伊斯兰原教旨理念与实际治理结合,将“伊斯兰国首都”叙利亚古城拉卡市治理得“秩序井然”。报道称,“伊斯兰国”的管理者们提供了当地人们自地区局势动乱以来梦寐以求的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叙利亚反对派占据的阿勒颇,还在食物短缺和暴力犯罪中风雨飘摇。 让人安居乐业是制胜法宝 问题由此变得更加复杂,美国及其盟友的飞机接下来到底要去轰炸谁呢?如何才能将生活、工作在一起的普通百姓和极端恐怖分子区分开来呢?其实,美国也已经意识到了一点,没敢对打击“伊斯兰国”大包大揽。奥巴马总统就表示,打击“伊斯兰国”并不是我们单独进行的斗争,美国的威力可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但我们不能越俎代庖,代替伊拉克人做他们自己必须做的事。 有人形象地将解决“伊斯兰国”的问题比作剥洋葱,一层一层地剥开过去犯下的错误,这个过程肯定会让人流泪,但是并非不可行,也似乎没有更好的方法。我们应当认识到的是“伊斯兰国”之所以能够做大是多方面的原因:叙利亚乱局为其提供了先决条件和练兵场、一些地区国家对叙利亚反对派的支持、土耳其对外国志愿者通过其国境拥入伊拉克视而不见。地区大佬们心口不一、各怀鬼胎。 其实,就连在当惯了国际警察的美国人眼中,应对“伊斯兰国”的祛病良方也应当是“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帮助伊拉克组建一个包容性的政府,让那些受到羞辱、压迫,甚至走投无路加入极端组织的逊尼派做出新的选择;着力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更加合理、有效地分配和使用颇为丰厚的石油收入;理顺同周边邻国和地区大国的关系,改善地区生存环境。这个疗法同样适用于当前的叙利亚。显而易见的是,围追堵截、赶尽杀绝不是应对“伊斯兰国”的明智之举,如能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到调和疏通、标本兼治上,才有祛病除根的可能,让人民安居乐业才是遏制伊斯兰教极端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的制胜法宝。
2014-10-30
查看详情
介入中东事务的新思维
亚非部 熊亮 (本文已发表在10月13日出版的《财经》杂志十六年纪念刊上) 2014年7月,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在卸任前完成了对中东八个国家的访问,包含几乎所有在解决地区事务中拥有一席之地的国家:土耳其、伊朗、以色列、沙特、伊拉克、约旦、埃及和卡塔尔。吴思科在访问结束后指出,中国不只是中东乱局的旁观者,同世界其他大国一样,在距离自己数千公里之外的地方存在着中国重要的国家利益。 就此呼吁中国政府应当在中东问题上承担更大责任的声音愈加响亮,认为中国应该进行更多介入,填补美国抽身该地区后留下的空白。在不少人看来,中国应该更多介入中东地区事务的动机主要有两方面:伊拉克安全形势恶化,中国能源安全面临威胁;中东地区极端恐怖主义蔓延,给中国国内安全带来威胁。 随着美国外交重心调整,美国-伊朗关系趋缓,中东地区正经历着多极化和重新结盟带来的动荡;美国页岩气革命使美国对中东地区的依赖度大幅下降,从长远看,美国还可能成为中东地区产油国的竞争对手,这都将对地缘政治产生深远影响。与此同时,中国对中东地区的能源需求却在与日俱增。 旧思维的局限 2014年1月-5月,中东地区国家占据了中国十大原油进口来源国中的六席,分别为沙特、伊朗、伊拉克、阿曼、阿联酋和科威特,其中对从伊拉克和阿曼的原油进口量同比增幅都在20%以上。今天的伊拉克是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已探明储量约1403亿桶,相当于世界11%的储量。今年4月伊拉克石油日产量为332万桶,5月达到337万桶。综合伊拉克危机爆发前后的国际能源署报告显示,2019年至2020年,欧佩克日石油生产能力将增加208万桶至3706万桶,其中伊拉克石油日产量有望达到600万桶,占整体增量的60%,而中国企业参与的项目将至少有每天200万桶的产量。到2035年,伊拉克石油产量将可能达到每天830万桶,中国企业的份额将力争达到每天350万桶。 这一结果源自2003年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中国在伊拉克进行的五项大型石油投资:2009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英国石油公司(BP)组成的财团赢得了伊拉克鲁迈拉油田的20年服务合同,鲁迈拉油田是伊拉克最大油田,产量达170亿桶;同年,中石油组成的财团又中标同在南方的哈勒法耶油田;中国参与的其中一个油气项目就在当下面临极端恐怖分子伊斯兰国威胁的库尔德地区。毫无疑问,中国在伊拉克拥有巨大的能源利益。 伊拉克孱弱的中央政权和四分五裂的国内政治不可避免对该国石油生产造成影响,也给中国利益带来威胁。不少人归咎前总理马利基应当为伊拉克的局面承担最大责任,但实际上有比马利基影响更大的地区力量在发挥作用。 在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阵营对垒的大背景下,沙特、卡塔尔、伊朗、土耳其和以色列等国,甚至库尔德人都在打着各自算盘,恐惧和担忧在地区多个国家蔓延,海湾君主制国家尤其焦虑不安。虽然对伊朗和穆兄会的担忧有所缓和,一些海湾君主国与以色列之间的关系也有了巩固,但整个地区紧张的安全形势并未因此得到本质改善。出于对伊朗的恐惧和担心,沙特和以色列仍迫切期望美国能够重新将战略重心向中东倾斜,有报道甚至称两国在美国国会合作,进行游说活动。不过美国国务卿克里不久前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称“仅靠空中袭击不能打败黎凡特国(ISIL),需要来自世界的一种更全面的响应”。 伊拉克战争的教训表明,解决伊拉克和地区一系列复杂问题的钥匙绝不是握在外人手中,外部干预的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中东地区有着独特的历史和宗教传统,问题错综复杂,无论是打着打击恐怖主义的旗号,还是出于任何目的的对地区事务的介入,一不小心都会成为盲目的愚蠢行为,后患无穷。美国以新保守主义的思维模式为依托,直接干预的手段已被证明无效。 因此,鼓励中国更多介入中东事务的逻辑链条并不完整,对中东地区的传统介入方式对提升中国能源安全和国内安全所能产生的作用并不清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能有所作为。 摆脱传统介入思维 打击恐怖主义不应是中国在中东地区存在的切入点,政府冲锋陷阵、甚至军事力量介入都很难切中要领,中国的出发点可以放在如何帮助改善当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上,通过公共外交、民间外交的手段施加影响,让当地百姓理解中国的存在有利无害。非政府组织在这方面的存在尤其重要,他们可以在当地开展长期活动拉近双方距离,树立正面形象。虽然我国公民社会发展水平还不尽如人意,但政策手段的多元化考虑已需要提上日程。 从这一角度看,帮助解决地区国家民众日常生活中的难题将为中国赢得不少分数。例如该地区多个国家面临的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加强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以及社会和政治不稳定的可能性增大是三个最主要的挑战。以约旦为例,2010年,约旦可再生蓄水层的平均抽水率是天然补给率的155%。 联合国开发署去年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在未来十年内,阿拉伯国家在水资源方面有可能需要不低于2000亿美元的投资,其中有12个阿拉伯国家人均水资源份额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最低水平。沙漠占阿拉伯地区土地面积的87%以上,有14个国家位于世界上最缺水的地区。随着人口增长,其水资源供给压力将更大。 目前,阿拉伯国家人口约为3.6亿,水资源供需缺口每年约为4.3万立方米以上;到2050年,人口预计达到6.34亿,相应扩大的水资源缺口将更加难以弥补。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该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将继续升高,但对水资源缺乏科学管理,两个因素结合将让水危机进一步加剧。 报告还指出,一方面是水资源的匮乏,另一方面还有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阿拉伯国家发现自己不得不通过进口农产品来节约水资源,中东地区一半的粮食需求需要通过进口满足。 电力紧缺也长期困扰着不少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以黎巴嫩为例,该国电力行业连年亏损,在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运行效率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由于每天都会发生拉闸断电的情况,大部分的私营企业、宾馆饭店和有条件的家庭都自备发电设备,生产、生活成本被大幅拉高;普通民众更是苦不堪言,国民经济每年因此蒙受巨大损失。 因此,从短时间内考虑,中国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源优势适当为该地区提供水资源和电力供应等公共物品,以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的参与显然要比高举打击恐怖主义的旗号进军中东够赢取更多分数。从长期看,帮助这些国家开展基础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将为其提升整体治理水平创造更加有利的空间。 保持同各方接触和沟通 与上述问题同等重要的是要继续保持和加强同地区各种力量和不同冲突派别的接触和沟通,为中国今后在地区事务中进一步发挥作用做好铺垫。 2012年,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就先后邀请叙利亚“全国民主变革力量民族协调机构”副总协调员、海外部门负责人哈桑·马尼阿,叙利亚“全国委员会”主席加利温,叙利亚“全国民主变革力量民族协调机构”总协调员阿济姆等反对派团体领导人率团访华。叙利亚反对派“全国对话联盟”代表团也曾于2013年9月访华。2014年5月,叙利亚反对派组织全国联盟领导人艾哈迈德·贾巴应王毅外长邀请访华。 此外,吴思科大使在最近一次访问卡塔尔期间,在多哈会见了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主席马沙勒,更吸引了大量目光。 上述种种努力都可为将来中国更多参与地区事务积累人脉。中国在地区事务中发挥作用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中国是少数几个同时与巴以保持密切关系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声音具有一定影响力。而在国际社会中,为地区国家独立自主解决国内面临的问题营造有利氛围,也是中国可以考虑去做和力所能及的。 海湾国家的潜在危机 在地区国家当中,海湾国家的命运直接关乎中国能源安全,其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显露出的一些问题应当引起注意。 目前,沙特阿拉伯的能源需求量与世界第四工业强国、人口数量是沙特2.5倍的德国不相上下。如果一直以这一趋势发展,到了2028年,沙特每天将要消耗830万桶石油,比它在2009年的日均出口量还多。 就业问题也在困扰着海湾国家。由于海湾国家社会福利较高,不少年轻人的就业动机不足,相对低级的就业岗位被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占据,很多本国人都选择到工作压力小的公共部门工作。为了弥补就业机会的不足,海湾国家不得不在公共部门大规模招聘雇员,导致政府机构严重饱和。除阿联酋以外的海湾国家在2000年-2010年新增约540万个就业机会,但其中88%的私人领域就业岗位被外国人获得,国营部门中70%的岗位则给了本国公民。在卡塔尔和科威特,90%的本国公民都在国家部门工作。这一比重在沙特阿拉伯也已经超过了75%。 然而,开启公共部门这道阀门也不再足以填补失业的缺口,世界银行的研究显示,该地区在接下来20年内创造的就业岗位不能少于400万个。 政府对公共领域大量拨款,导致公共部门的薪水与实际经济情况脱节,经商对于一些海湾国家的人而言不再那么具有吸引力,要知道这可是千百年来阿拉伯人赖以生存的看家本领。 资料显示,阿联酋私营部门的平均月薪虽然涨到了700美元,但行政机构的月薪却高达5500美元。高学历的人才都加入到等待进入公共部门的候补队伍,更有甚者就算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只能靠亲戚接济也不去私营部门工作。结果,愈加庞大的外来劳工群体填补了本地人不愿应聘的岗位空缺,他们如今在海合会六国的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重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二。尽管各国政府采取了对每家企业招聘本国公民人数施行配额制等措施,但还不足以缓解本国公民的就业问题。 海合会六国的公共支出在以一种不受控制的速度增长着——享受福利的人口数量大幅增加,海湾国家的专制政体还实行对部分收入进行二次分配的策略来换取社会安宁。 沙特阿拉伯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如今沙特的财政支出是上世纪90年代的4倍。有材料显示如果油价跌至40美元桶,海合会六国的公共财政就可能会出现赤字。在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时,油价就曾跌至这一低位。有研究估算,85美元桶的油价可以保障沙特阿拉伯的财政收支平衡,但如果公共支出的年增长率一直按预期那样保持在4%,那么到2015年油价可能需要涨到115美元桶才能保障沙特的财政收支平衡。 海湾各国情况虽各有不同,但轨迹都是相似的。虽然房地产业、建筑业、旅游业、物流业、金融业甚至石油化工业都发展得一帆风顺,但这些产业的活力缺乏坚实的基础,且无法为保障就业创造必要条件,公共支出和国内能源消耗暴涨的问题也无从解决。海湾经济体都需要依靠石油资金再投资的输血。 类似的问题在一些地区国家有着不同形式的呈现,为保障能源安全,中国需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短期内担当这些国家石油出口的稳定客户,通过能源和商品贸易实现互利合作,带动双方共同进步,并使双方合作红利推动各自国内改革的实施;中长期看,应进一步寻求新的能源供应方,分散风险。 面对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在中东地区一味地韬光养晦已不现实,但这并不是匆忙介入的理由,冷静观察仍是中国外交不可或缺的制胜法宝。中国对中东地区的介入绝非美国式的颠覆性干涉,而是在遵守国际法的基础上,支持地区国家维护国内安全稳定的措施,尊重地区国家进行渐进式国内政治改革的诉求。中国同多个地区国家的紧密联系,已经让对方认识到自己能够从与中国的合作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改革空间。 
2014-10-16
查看详情
Baidu
map